菱蒲泣露鸳鸯渚,香坟绮罗作尘土。
碧玉斜明五五桥,藕丝流云逆行雨。
堕鸦春绿不胜梳,撩乱芳风浩无主。
杀青欲竟吟鬼妒,苏堤已远波声苦。
诗句释义:
- 菱蒲泣露鸳鸯渚 - 菱(一种水生植物)和蒲草在晨露中低语,鸳鸯戏水的湖泊。
- 香坟绮罗作尘土 - 曾经繁华如锦绣、香气四溢的墓地如今已变成了尘土。
- 碧玉斜明五五桥 - 碧绿色的玉石在月光下反射出明亮的光线,仿佛映照着一座五座并排的桥梁。
- 藕丝流云逆行雨 - 荷叶间流淌着如云的细丝,它们逆着雨水的方向生长。
- 堕鸦春绿不胜梳 - 春日里的新绿让人无法梳理整齐的头发,形容生机勃勃的景象。
- 撩乱芳风浩无主 - 春风撩人心扉,但无人能主宰它的去向。这里可能指春天的景色虽然美丽但却无法完全把握。
- 杀青欲竟吟鬼妒 - 诗人想要结束这段文字创作时被鬼魅所嫉妒,暗示创作过程中的艰辛。
- 苏堤已远波声苦 - 诗人走过苏堤时听到的波浪声让他感到痛苦,可能是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译文:
清晨,湖面上的水生植物(菱蒲)沾满了露珠,像鸳鸯戏水一般欢快。曾经华丽的墓地如今只留下尘土,一片死寂。在月光照耀下,碧绿色的玉石反射出光芒,如同映照五座并排的桥梁。荷叶间流淌出的细丝逆着雨水流动的方向生长。春风拂过人们的脸庞,但无人能够控制它的方向,给人一种撩乱的感觉。诗人在创作过程中被鬼神所嫉妒,似乎感受到了创作的艰辛。他走过苏堤时,耳畔传来的波浪声音让人感到痛苦,可能是因为回忆起了逝去的美好时光。
赏析:
此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诗人运用了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例如,“菱蒲泣露”和“翠玉斜明”等意象,不仅赋予了景物以生动的形象,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而“苏堤已远波声苦”一句,则反映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全诗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