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载忧民太瘦生,偶乘秋兴试山晴。
路过野寺云初湿,人在危厓鹤共清。
有石尽堪他日颂,此泉真与我心盟。
大夫能事登高赋,莫讶天风起旆旌。
次侯明府登湿云亭
两载忧民太瘦生,偶乘秋兴试山晴。
路过野寺云初湿,人在危厓鹤共清。
有石尽堪他日颂,此泉真与我心盟。
大夫能事登高赋,莫讶天风起旆旌。
注释:
次侯明府登湿云亭:次侯指侯明府,这里指的是一位姓侯的官员,明府是他的官职。
两载:两年。
忧民:忧虑百姓。
太瘦生:身体消瘦。
偶乘秋兴试山晴:偶尔因秋天而出游并登上山头看晴朗的天空。
路过野寺:经过一座野寺。
云初湿:天空中的云还带着湿润的感觉。
人在危厓(yá):站在危险的地方。
鹳(guàn)鹤:一种水鸟。
尽堪他日颂:足够值得后人歌颂。
此泉:这里的泉水。
真与:真的和……一样。
大夫能事登高赋:一个能够写诗赋的大夫。
莫讶天风起旆旌:不要惊讶于风吹动旗帜飘扬。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任苏州刺史时所作。诗人以“次侯明府登湿云亭”为题,描绘了自己游览山水、观赏自然风光的心情,同时表达了自己对百姓的关心与忧虑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欣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