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许明农值此年,西郊垂稼正田田。
一时偶出游还赋,四海方询食与眠。
溪水多鱼供有馔,野人皆酒飨无筵。
寿村风景谁堪拟,韦杜同归尺五天。
诗中描述了一个特定的历史事件,即皇帝诏许明农在这一年负责巡视西郊外的农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农业政策的关注以及对农民生活状况的同情。以下是对这首诗词及其背景的具体分析:
- 诗句解析:
- 诏许明农值此年:这句表明皇帝正式授予了某位官员(明农)以监督和检查西郊农业生产的任务。这里的“诏许”指的是皇帝的正式批准或命令,而“值此年”则暗示了这是一个特定年份的事件。
- 西郊垂稼正田田:这句描绘了西郊田野中庄稼生长茂盛的景象,“垂稼”意味着农作物成熟,而“正田田”则形象地表达了田野的广阔和庄稼的丰满。
- 一时偶出游还赋:这里描述了诗人偶尔外出巡视的情况,而“游还”则可能意味着诗人在巡视中有所发现或者有感而发。
- 四海方询食与眠:这句反映了诗人关心的不仅仅是农田的丰收,还包括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特别是食物和睡眠的需求。
- 溪水多鱼供有馔:这句描绘了当地丰富的渔业资源,为人们提供了充足的食物,而“供有馔”则强调了这种资源的丰富性和实用性。
- 野人皆酒飨无筵:这句表达了尽管有充足的食物,但当地的居民并没有多余的宴席来享受这些食物,反映了农村生活的简朴。
- 寿村风景谁堪拟:这句提出了一个疑问,即这样的农村景象是否值得效仿或模仿。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传统农耕文化的思考和评价。
- 译文及注释:
- “诏许明农值此年,西郊垂稼正田田。”:皇帝允许明农在这一年监管西郊的农田,西郊的庄稼长得非常茂密。
- “一时偶出游还赋,四海方询食与眠。”:有时候他偶然出去视察后回来写下一些内容,全国都在询问食物和睡眠的问题。
- “溪水多鱼供有馔,野人皆酒飨无筵。”:溪流里有很多鱼可以供应食物,但是村民们却只能喝没有摆上餐桌的酒。
- “寿村风景谁堪拟,韦杜同归尺五天。”:谁能想象那些长寿村庄的风景?就像韦、杜两位贵族一样,他们一起享有尊贵的地位和时间。
- 赏析:
- 主题思想: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成果的肯定以及对普通民众生活状况的深切关怀。
- 艺术手法: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手法,使得诗歌既有画面感又富有深意。
- 语言风格:语言朴实无华,却又不失文采,充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观察力。
这首诗不仅是对当时农业生产状况的记录,也是对农民生活的深刻反映。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精细描绘,诗歌展示了田园牧歌般的美好,也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