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西引一峰高,云磴盘纡步不劳。
画里楼台复钟鼓,望中城市有林皋。
江流入海初奔放,世路怀人更郁陶。
却倚崔嵬发长啸,松风何处起秋涛。
这是一首写景诗,描绘了一幅钟山的梅花水图。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我们看到第一句“钟山西引一峰高”,描述了钟山的西侧有一条小路,路旁有一座高大的山峰。这里,“引”表示延伸的意思,“一峰高”则形象地描绘了山峰之高。
第二句“云磴盘纡步不劳”,描绘了山路蜿蜒曲折,行走在上面并不感到劳累。这里的“云磴”指的是山路上的云雾缭绕,而“盘纡”则形容山路的曲折。
第三句“画里楼台复钟鼓”,描述了在这幅山水画面中,有如画一般的楼台和钟鼓声。这句话中的“画里”指的是如画一般的美丽,“楼台”是山中的建筑,“钟鼓”则是古代乐器的声音。
第四句“望中城市有林皋”,描述了在远处可以看到的城市中,有树林覆盖。这里的“望中”表示从高处远眺,“城市有林皋”则描绘了城市的景色。
第五句“江流入海初奔放”,描述了江水的流向,它开始奔向大海。这里的“奔放”表示水流湍急、浩荡。
第六句“世路怀人更郁陶”,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道路的感慨和自己思念亲人的心情。这里的“郁陶”表示心中充满忧郁和悲伤。
第七句“却倚崔嵬发长啸,松风何处起秋涛”则描写了诗人在高山上倚靠着山峰大声呼喊,松树的风声中似乎听到了秋天的波涛声。这里的“崔嵬”形容山峰的高峻,“长啸”表示高声呼喊,“秋涛”则是形容秋天的波浪声。
整首诗歌通过对钟山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诗人的情感也在其中得到了表达,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道路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