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斋爱泉如爱玉,每向名山观未足。
长言世味无此真,俗客浪夸鱼我欲。
匡庐瀑布故有名,几回坐饮龙池清。
不知泉亦我知否,我独与泉如结盟。
兹行未暇登山寺,远汲双瓶解焦思。
老僧闻我送茶来,笑揖山灵谢珍赐。
剩携阳羡新春芽,夜烹落尽青灯花。
吾泉在惠久能味,岂以异好成遗遐。
相将一碗复一碗,此味天教吾辈管。
明朝西望双虹垂,放笔大书湖水满。
开先僧送泉水
泉斋爱泉如爱玉,每向名山观未足。
长言世味无此真,俗客浪夸鱼我欲。
匡庐瀑布故有名,几回坐饮龙池清。
不知泉亦我知否,我独与泉如结盟。
兹行未暇登山寺,远汲双瓶解焦思。
老僧闻我送茶来,笑揖山灵谢珍赐。
剩携阳羡新春芽,夜烹落尽青灯花。
吾泉在惠久能味,岂以异好成遗遐。
相将一碗复一碗,此味天教吾辈管。
明朝西望双虹垂,放笔大书湖水满。
【注释】:
- 开先僧:开先是唐代僧人,这里指开先僧送泉水。
- 泉水:指庐山的泉水。
- 泉斋:指喜欢泉水的文人雅士。
- 我:指作者本人。
- 匡庐: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北部,庐山旧称匡庐。
- 名山:有名的地方。
- 龙池:指庐山的东谷,有“飞瀑流泉”的美名。
- 鱼我:形容水清澈见底,如同鱼儿一样。
- 匡庐瀑布:庐山瀑布。
- 几回:多次。
- 坐饮:坐着喝酒。
- 龙池清:指庐山龙池边的清澈泉水。
- 不知:怀疑。
- 泉亦我知否:泉水是否也像我一样了解它自己呢?
- 我:指作者本人。
- 盟:结盟,比喻志同道合。
- 兹行未暇登山寺:这次出行没有时间去山上寺庙。
- 远汲双瓶解焦思:从远处取来了两瓶水来缓解口渴。
- 老僧:对僧人的尊称。
- 笑揖山灵谢珍赐:笑着对山神表示感谢,感谢他赐给珍品。
- 阳羡春芽:阳羡春茶。
- 夜烹落尽青灯花:晚上煮茶直到茶叶全部泡完,只剩下灯芯上的花。
- 吾泉:我的泉水。
- 惠久能味:很久以来味道都很好。
- 天教:天意安排。
- 相将:相伴。
- 此味:这味道。
- 天教吾辈管:上天注定让我们享受这味道。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庐山泉水的喜爱和珍惜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自然风光。
诗人开宗明义地提出了自己的主题,“开先僧送泉水”,这是整首诗的核心所在,也是诗人对庐山泉水的深情赞美。接着,诗人描述了泉水的特点,“泉斋爱泉如爱玉”,将泉水比喻为珍贵的玉石,体现了泉水的珍贵和美丽。然后,诗人表达了对泉水的独特见解,“长言世味无此真”,认为世间的喧嚣和浮躁都无法掩盖泉水的清新和纯净。
诗人描绘了庐山的美景,“匡庐瀑布故有名,几回坐饮龙池清”。这里的“匡庐”、“瀑布”等词汇,都是对庐山的生动描绘,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庐山之中。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泉水的感激之情,“不知泉亦我知否,我独与泉如结盟”。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泉水的深深眷恋和敬意,认为自己与泉水已经结成了深厚的友谊。
这首诗通过对庐山泉水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