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种双松树,直我庭前楹。
一年松花开,三年松子生。
松子初辞花,青青复青青。
日看日渐长,匀圆自天生。
一粒成一树,森然遍郊坰。

【注释】

见松子:见到成熟的松树果实。松果。

手种双松树,直我庭前楹:亲手种下两棵松树,长在我家院子里的横梁上。楹,厅堂前面的柱子。

一年松花开,三年松子生:第一年松树开花,第三年松树结籽。

松子初辞花,青青复青青:松子刚离开花朵时还是青色的,后来变成了绿色。

日看日渐长,匀圆自天成:每天看着松子一天天长大,均匀饱满,自然长成了圆形。

一粒成一树,森然遍郊坰(jīng):一颗松籽就能长成一棵树,遍布乡野。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诗题中的“见松子”是指作者看到成熟的松树果实。松树种子成熟之后,会脱落在地上,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才能发芽长成小树。这首诗就是写松子的一生。

全诗四句,每一句都是一个独立的画面,通过这四个画面的描绘,展现了松子从种子到小树的成长过程和生命奇迹。

首句“手种双松树”,描写了作者亲手种下两颗松树的情景。第二句“直我庭前楹”进一步描绘了松树的位置,它生长在庭院的横梁上,象征着坚韧和生命力。

诗中描绘了松子从种子到小树的成长过程。“一年松花开,三年松子生。”这句话表达了松树种子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开花,而三年后才能结果。这个过程中,松子从青涩的种子逐渐成长为成熟的果实。

“松子初辞花,青青复青青。”这句话描绘了松子刚离开花朵时还是青色的,后来变成了绿色。这里的“青青”一词,既描述了松子的外观,也表达了作者对松子的怜惜之情。

最后一句“日看日渐长,匀圆自天成。”则描绘了松子的生长过程。每天观看着松子一天天长大,它们均匀饱满,自然而然地长成了圆形。这里的“匀圆”一词,既是对松子形状的描述,也是对大自然规律的一种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松子成长过程的描绘,展现了生命的奇迹和大自然的力量。同时,诗中还蕴含着作者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