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月月在天,待明不待上。
月明松影来,风静流泉响。
与客谈羲文,乾坤入指掌。
山中本无尘,况有出尘想。
云崖去我近,只尺三百丈。
归欤兴未阑,月色随藜杖。

诗句释义

1 待月月在天,待明不待上:这里描述的是等待月光的过程,月亮高挂在空中,无需等待它升起。

  1. 月明松影来,风静流泉响:当月光明亮时,松树的影子随之而来;风静止时,流水的声音也变得清晰。
  2. 与客谈羲文,乾坤入指掌:与客人讨论关于羲皇(传说中的古代帝王)和文王(传说中的古代贤君)的故事,将宇宙的奥秘都握在手中。
  3. 山中本无尘,况有出尘想:山中原本就没有尘埃,更不用说有超脱尘世的想象。
  4. 云崖去我近,只尺三百丈:云崖离我最近,只有三尺之遥。
  5. 归欤兴未阑,月色随藜杖:回去的时候心情还未能完全平息,月色伴随着我的藜杖。

译文

在易台等待月亮,等待月亮在天空中升起,不需要等待它出现。
当月亮明亮时,松树的影子随之而来,风停止流动使得水流声响起来。
与客人谈论羲皇和文王的故事,把宇宙的奥秘全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山里本来没有灰尘,更何况有脱离尘世的幻想。
云崖离我最近,只有三尺之遥。
回家的时候心情还没有结束,月光随着藜杖一起走。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诗中的“待月”“待明”等词语,传达出对时间的珍惜和期待,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把握。同时,诗人也通过与客人的对话,展现了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和对知识的追求。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诗意,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