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志迈千古,尽读天下书。
北登黄金台,四顾意旷如。
献策见天子,致身在云衢。
乔木凌霄汉,落落影扶疏。
周行数万里,翱翔复萦纡。
叙迁历中外,令望长有馀。
横流须巨石,公也孙不居。
渠渠犹夏屋,建业亦多鱼。
真想和陶什,不为韵语拘。
俯仰天地间,何方不籧庐。
【注释】:
- 真想:想表达出对陶渊明的崇敬之情。
- 壮志迈千古:胸怀大志,立志远大,超越千年。
- 尽读天下书:广泛阅读各种书籍。
- 北登黄金台:比喻仕途得意,官至高位。
- 献策见天子:向皇帝提出建议,得到皇帝赏识。
- 致身在云衢:使自己的地位显赫。
- 乔木凌霄汉:形容高大的树木直插云霄。
- 落落影扶疏:形容枝叶繁茂,挺拔有力。
- 周行数万里:形容行程遥远。
- 翱翔复萦纡:飞翔时迂回曲折。
- 叙迁历中外:指经历国家兴衰变迁。
- 令望长有馀:期望很高。
- 横流须巨石:面对困难要像巨石一样坚强。
- 公也孙不居:公是周公,孙是孔子,意思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改变初心。
- 渠渠犹夏屋:形容房屋高大。
- 建业亦多鱼:形容事业兴旺发达。
- 真想和陶什:真想效仿陶渊明。
- 不为韵语拘:不受诗词格律的限制。
- 俯仰天地间:俯视、仰望天地之间。
- 何方不籧庐:在哪里都可以过上舒适的生活。
【译文】:
我渴望效仿陶渊明的伟大志向,胸怀广阔,立志远大,超越千年,他广博地阅读天下书籍,向北登上了高耸入云的黄金台,四处张望意气风发,向皇帝献策获得赏识,最终在朝中地位显赫,如同大树直插云霄,虽然枝叶繁茂却依然挺拔有力,他周游万里山河,一路飞翔却仍迂回曲折,他曾经历国家兴衰变迁,期望很高,即使面临巨大困难也要像巨石一样坚强,他的初心不改,无论是何时都保持着坚定的信念。他的房子如同夏树般高大,他建立的事业也非常繁盛富有,他渴望效仿陶渊明的高尚品质,不拘泥于诗词的韵律,他俯瞰着天地间的生活,何处都能过上舒适的生活。
【赏析】:
《和陶》是一首模仿陶渊明的作品,诗人通过模仿陶渊明的风格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追求。全诗以模仿陶渊明为主题,通过对陶渊明生平事迹的描述和对其性格特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诗中的“真想”一词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深深向往和崇敬之情,这种感情贯穿全文,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