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千竿竹,碧影翻阶墀。
我归自南省,方当静修时。
挈我二三友,讲斯复游斯。
昼诵掩虚室,夕眺摩残碑。
古琴弄淇澳,赓以南风词。
别去三十载,往往梦见之。
圃蔬未足叹,伤哉草离离。
西游且北览,何以慰夙期。
云生志复旧,作堂请新规。
我昔寓白鹿,尝以图志来。
愿言植嘉木,绿阴散繁枝。
愧兹未能赋,聊作林堂诗。

注释:

  1. 题阙:指题写在宫殿或庙宇门上的碑文。阙,也指门楼。
  2. 上有千竿竹,碧影翻阶墀:上面有上千竿竹子,绿影倒映在台阶上。
  3. 我归自南省,方当静修时:我回到了南方的省宅,正是修身养性的好时候。
  4. 挈(qiè)我二三友,讲斯复游斯:拉着我的二三个好友,又游赏这地方。
  5. 昼诵掩虚室,夕眺摩残碑:白天专心诵读,晚上则眺望着残缺不全的石碑。
  6. 古琴弄淇澳,赓以南风词:弹奏古琴,吟唱着赞美家乡的美好诗章。
  7. 别去三十载,往往梦见之:分别三十年了,常常梦见你。
  8. 圃蔬未足叹,伤哉草离离:蔬菜虽然可以满足口腹之欲,但看到那茂盛的野草却让人感叹不已。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留恋之情。
  9. 西游且北览,何以慰夙期:向西游览,向北观赏,怎么能慰藉我久违的期待呢?这里的“夙期”指的是过去共同游玩的时光。
  10. 云生志复旧,作堂请新规:云彩升腾着旧日的愿望,建造新的殿堂并重新规定规则。
  11. 我昔寓白鹿,尝以图志来:我曾住在白鹿洞,曾带着《白鹿洞书院记》来到这里。
  12. 愿言植嘉木,绿阴散繁枝:愿你能在这里种植更多的树木,让绿荫遍布每一个角落。
  13. 愧兹未能赋,聊作林堂诗:我惭愧自己没能写出更优美的诗歌来,就写下了这首《林堂诗》作为纪念。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山林生活和抒发情感的七言绝句。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林的自然景观和自己的心境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同时,诗人还通过与友人的交往以及对自然的热爱,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追求。
    首句“题阙”,点明了这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诗人通过对古代名胜古迹的描述,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敬仰之情。接下来,诗人以“我有千竿竹,碧影翻阶墀”开篇,描绘了山林中的竹林美景。竹子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而碧绿的影子则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诗人通过对竹林和台阶的描绘,展现了山林的秀美和宁静。
    第二句“我归自南省,方当静修时”,诗人回忆起自己在南方的省宅,正是修身养性的好时候。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之情,也反映了他对于修身养性的追求。接着,诗人以“挈我二三友,讲斯复游斯”两句,描述了与朋友一起游赏山林的快乐时光。这些朋友陪伴着诗人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成为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三句“昼诵掩虚室,夕眺摩残碑”,描绘了他白天专心诵读和晚上眺望残碑的情景。这些细节展现了他在学习和研究中的努力和执着。同时,他也不忘欣赏自然景观,用“古琴弄淇澳,赓以南风词”两句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四句“别去三十载,往往梦见之”,揭示了诗人与朋友们分别已久,但梦境中仍时常相见的情景。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反映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最后一句“圃蔬未足叹,伤哉草离离”,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留恋之情。尽管他能够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但对于那些茂盛的野草却感到无比惋惜。这里的“草离离”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描述,也是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林的美景和诗人的情感世界,表达了他对自然和文化的敬仰之情以及他对生活的感悟和追求。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