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据崇岭,亦复设远关。
中有苦行僧,终岁不下山。
长松结深霭,釐然界尘寰。
双瀑落悬厓,涧声日潺湲。
殿堂栖古佛,长有云半间。
阁登一纵目,目过心自闲。
朝送白云去,暮迎白云还。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题考核诗句在诗中含意,是理解诗歌内容的一种方法。答题时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和题目的提示,从主题、情感、手法、语言、意境等方面展开,然后结合每句诗的意思进行概括。此题要求学生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并赏析,首先读懂全诗,明确每句的意思,再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

首联“古寺据崇岭,亦复设远关。中有苦行僧,终岁不下山。”写山寺的地理位置与环境,点明僧人常年不出山的原因:寺院建在崇山峻岭上,又设有重重门户,所以苦行僧人终岁不出。

颔联“长松结深霭,釐然界尘寰。”写山林中的景观,写出了诗人所看到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颈联“双瀑落悬厓,涧声日潺湲。”“悬”指瀑布悬挂在高高的悬崖上,形容瀑布飞流直下;“潺湲”是水流的声音,形容瀑布水势的浩大。

尾联“殿堂栖古佛,长有云半间。阁登一纵目,目过心自娴。”写寺庙内的景物,写僧侣在殿堂内修行的情况。“殿堂栖古佛”,写寺庙内供奉佛像,说明和尚们在诵经打坐修行;“长有云半间”,写僧侣们修行的地方,四周被云雾缭绕着,说明修行的环境很清幽,也表现出僧侣们内心的宁静。“阁登一纵目,目过心自闲。”写登上高楼眺望的情景,通过描绘自己看到的风景,表达出了作者内心的闲适之感。

【答案】

译文:

古老的寺庙坐落在崇山峻岭之间,也有重重门户设置。里面有苦行的僧人,终年不下山来。长青的松树枝条结成深深的云烟,把人从尘世之中划分出来。双瀑飞泻而下,声音如同泉水般清澈地流淌。寺庙的殿堂里供奉着古老的佛像,四周被云雾笼罩,给人一种清幽的感觉。站在高处的楼台上放眼远眺,目光投向远方就会感到一种轻松自在的心情。早晨迎送白云飘去,傍晚又迎接那洁白如雪的白云归来。

赏析:

此诗以记游为题材,描写山寺的地理位置,环境以及山中景色。首联先点出山寺的位置——位于崇山峻岭之巅,并写了山寺的险要,还设置了重重门户。颔联接着描写山寺中的景象:长树丛生,松涛阵阵;山寺高耸,云雾缭绕。颈联描写山寺的景色:两座瀑布垂挂于悬崖之上,水声清脆响亮。尾联则写到山寺的建筑:殿堂中供有佛像,四周被云雾笼罩。最后两句写登上楼台远眺,看到了更远的风光。

整首小诗写景抒情相结合,情景相宜;结构紧凑,脉络清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