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之诗伯溪上翁,六年为郡声隆崇。
一清如水比泉德,馀兴却慕茶仙风。
贪夫见公不自省,公眼白兮心非瞢。
诗来遣吏问茶法,茶法酒法将无同。
酒成曲糵过乃敝,酒之甘苦茶淡浓。
竹炉石鼎文具耳,妙手只在调和中。
大才于物无不可,岂以一艺称诗工。
何时鼎鼐入公手,汉室行徵黄次公。
惠山泉上节屡驻,甘棠勿伐何丛丛。
公虽爱酒不如晋,茶乎谁许唐人仝。
二泉山人爱泉者,欲茶每与山僧假。
芝歌未已复茶歌,共喜山中得风雅。
饮公醇者西坡笃,读书茶经犹不足。
烹煎未解吾何言,愿乞吴翁为君告。
吾泉上人不欲多,西推山瀑东江波。
仲尼饮水别无法,此味不知今若何。

【诗句解释】

  • 次王郡公煎茶行:此诗是王禹偁写给王次尹的一首赠别诗,以表达对次尹的敬爱之情。
  • 今之诗伯溪上翁:指王禹偁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成就。
  • 六年为郡声隆崇:王禹偁担任过多个地方官职,其任期内,他的政绩和名声都非常高。
  • 一清如水比泉德:形容王禹偁清廉如水,品德高尚。
  • 馀兴却慕茶仙风:王禹偁喜欢品茶,认为品茶如同追求仙风道骨的生活。
  • 贪夫见公不自省:比喻那些贪婪的人看到王禹偁的高尚品质后,却没有反省自己。
  • 公眼白兮心非瞢:形容王禹偁内心纯洁无暇,而那些贪婪的人反而显得虚伪。
  • 诗来遣吏问茶法:王禹偁通过写诗的方式来教导官吏如何制定茶法。
  • 茶法酒法将无同:比喻两者虽然不同,但都是为了治国安民。
  • 酒成曲糵过乃敝:比喻酒的制作和使用都有其规律,过度则会导致弊端。
  • 茶之甘苦茶淡浓:比喻品茶需要根据自己的口味来选择合适的茶叶。
  • 竹炉石鼎文具耳:形容品茶的工具简单,但却能品味出茶的韵味。
  • 妙手只在调和中:比喻品茶需要用心去感受,而不是仅仅依靠技巧。
  • 大才于物无不可:王禹偁认为一个人只要有才华,就可以在任何领域取得成功。
  • 岂以一艺称诗工:意思是说,不能因为一个人擅长某一方面就称他为“诗人”,要全面地评价一个人的才能。
  • 何时鼎鼐入公手:比喻什么时候才能把国家治理好。
  • 汉室行徵黄次公:比喻希望王禹偁能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 惠山泉上节屡驻:指王禹偁曾在惠山上品茶。
  • 甘棠勿伐何丛丛:比喻不要破坏自然环境,珍惜大自然的美好。
  • 公虽爱酒不如晋:王禹偁虽然喜欢喝酒,但他更注重的是自己的修养和品格。
  • 茶乎谁许唐人仝:意思是说,谁能像唐代的文人一样,既能欣赏茶的美,又能写出赞美茶的文章呢?
  • 二泉山人爱泉者,欲茶每与山僧假:形容山僧们非常热爱泉水,他们常常邀请王禹偁一同品茶。
  • 芝歌未已复茶歌,共喜山中得风雅:形容王禹偁和山僧们一起品茶,共同享受这份宁静和雅致。
  • 饮公醇者西坡笃:意思是说,王禹偁的人品非常醇厚,他的学问也很深厚。
  • 读书茶经犹不足:王禹偁不仅注重文学,还注重养生和养生之道。
  • 烹煎未解吾何言,愿乞吴翁为君告:意思是说,我无法解释这个问题,但我希望你能向王禹偁请教。
  • 吾泉上人不欲多:王禹偁认为生活过得简单一些更好,不需要过多的物质享受。
  • 西推山瀑东江波:形容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壮阔。
  • 仲尼饮水别无法:孔子曾经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曾经尝试过一天不吃饭,一晚不睡觉来思考问题,但没有结果,反而觉得学习更加重要。
  • 此味不知今若何:意思是说,现在的情况和古人相比有什么不同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