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先生盖数载兮,忽南向以兴嗟。望碧山而不可往兮,渺愁云于天涯。
问九原之安在兮,慨德音之永遐。维先生之明哲兮,固神启而天赋。
筮遇履而之无妄兮,曰坦坦其幽素。服兰菊而佩蘅兮,步前修以为度。
春与秋其汲汲兮,恐岁年之迟暮。惟至美不能以终秘兮,于灿发于文章。
窥门墙乎汉魏兮谐律吕于中唐。挥贾涕于太息兮,舒孙啸于独伤。
知先生谓为逸民兮,不知者曰其忘世。言博利以为仁兮,守善藏以为智。
维厥子之登庸兮,亦讵非先生之所施。繄太邱之率物兮,树东京之高风。
越弘景之退处兮,乃托迹于神农。众剪剪于寻丈兮,亦孰能知夫所从。
苟此志之不愆兮,又何分乎达与穷。始趋涂之各异兮,终要归以皆同。
徵孟生之为贞兮,附陶氏之为靖。曰舆情其既公兮,信棺盖而后定。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一位德高望重之人的怀念之情,同时抒发了诗人对人生、道德和命运的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哀秦封君辞:哀伤于秦地被封的君主之辞。
  2. 违先生盖数载兮,忽南向以兴嗟:离开先生已经过了好几年,现在忽然向南面而感叹。
  3. 望碧山而不可往兮,渺愁云于天涯:望着碧绿的山却无法到达,心中满是愁云在遥远的天边。
  4. 问九原之安在兮,慨德音之永遐:询问九泉之下的人在哪里,感叹道德之声永远流传。
  5. 维先生之明哲兮,固神启而天赋:只有先生的聪明才智,真是神启自然而生的。
  6. 筮遇履而之无妄兮,曰坦坦其幽素:占卜时遇见了履卦而无妄卦,说这是平坦而纯朴的内心。
  7. 服兰菊而佩蘅兮,步前修以为度:佩戴兰花和菊花,手拿蘅草,走在前面作为自己的准则。
  8. 春与秋其汲汲兮,恐岁年之迟暮:春天和秋天都急于行动,担心岁月过得太快,不能长久。
  9. 惟至美不能以终秘兮,于灿发于文章:最美好的事物不能永远保持秘密,最终会表现在文章中。
  10. 窥门墙乎汉魏兮谐律吕于中唐:窥视汉代和魏代的学术门墙,和谐地运用律吕于唐代。
  11. 挥贾涕于太息兮,舒孙啸于独伤:挥洒泪水,叹息,独自悲伤。
  12. 知先生谓为逸民兮,不知者曰其忘世:知道先生是超脱世俗的人,不了解的人却说他忘记了世事。
  13. 言博利以为仁兮,守善藏以为智:认为博学多识就是仁,守善藏是智慧。
  14. 维厥子之登庸兮,亦讵非先生之所施:他的后代被提拔任用,难道不是先生的影响吗?
  15. 繄太邱之率物兮,树东京之高风:依靠太邱来引领事物,树立东京的高洁之风。
  16. 越弘景之退处兮,乃托迹于神农:越过弘景的隐居生活,最后托迹于神农时期。
  17. 众剪剪于寻丈兮,亦孰能知夫所从:许多人在短短几寸的地方努力挣扎,谁能知道他的出发点呢?
  18. 苟此志之不愆兮,又何分乎达与穷:如果这个志向没有偏差,那么无论达到还是困顿又有什么分别呢?
  19. 始趋涂之各异兮,终要归以皆同:开始的时候人们追求的目标各不相同,但最终都归结到一起。

赏析:
这首诗通过赞美那位德高望重之人的行为和思想,表达了诗人对其深厚的敬意和怀念。诗中多次提到“先生”,表明诗人对他的尊敬和崇拜。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和对照的手法,表现了人生的短暂和生命的无常,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