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江江上水悠悠,送客江边莫上楼。
五岭瘴高烟蔽日,两孤云湿雨鸣秋。
丰城剑气东南起,合浦珠光昼夜浮。
祭罢鳄鱼归去晚,刺桐花外月如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奉饯季方先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奉饯季方先生
滦江江上水悠悠,送客江边莫上楼。
五岭瘴高烟蔽日,两孤云湿雨鸣秋。
丰城剑气东南起,合浦珠光昼夜浮。
祭罢鳄鱼归去晚,刺桐花外月如钩。
注释:
- 滦江江上水悠悠:指滦江之水流动不息。
- 奉饯季方先生:为即将离去的朋友季方先生送行。
- 五岭瘴高烟蔽日:形容岭南地区湿热多雾,瘴气弥漫,烟雾遮蔽了阳光。
- 两孤云湿雨鸣秋:形容天空中乌云厚重,雨水连绵不断,伴随着雷鸣声。
- 丰城剑气东南起:指丰城的宝剑之气在东南方向升腾而起。
- 合浦珠光昼夜浮:指合浦出产的珍珠光彩在日夜之间闪烁不定。
- 祭罢鳄鱼归去晚:指在祭祀完毕后才告别离开。
- 刺桐花外月如钩:指刺桐花开时节,明亮的月亮像钩子一样挂在天际。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送别朋友季方先生而作。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友人离别的情景,以及南国独特的地理风貌。首句“滦江江上水悠悠”,开篇便勾勒出了江水的绵延不绝和送别的氛围。接着“五岭瘴高烟蔽日”与“两孤云湿雨鸣秋”两句,通过描绘岭南地区的湿热和风雨交加的景象,传达出作者对友人旅途艰辛的同情和关切。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从“丰城剑气东南起”到“刺桐花外月如钩”,展现了南方山水的壮美和夜空的宁静美丽,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友情长久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文化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