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心一夜怯闻鸡,挂席初沉绝岛西。
地尽日南同削迹,天环夷徼杂雕题。
穷荒短策追铜马,曲港楼船校水犀。
满目山榛吟兴起,美人何处瘴烟迷。
【注释】
①龙门岛:今海南岛南端的岛。
②孤心:指孤独的心情。
③绝岛西:指从岛上远望,好像在西面。
④地尽日南同削迹:地尽日南,指太阳落山之后。同削迹,指和世路隔绝。
⑤天环、夷徼:指海岛周围的海疆。雕题: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风俗,即以鸟羽为饰。
⑥穷荒:形容边远荒凉的地方。短策:马鞭。铜马:指南方少数民族的战马。
⑦曲港、楼船:都是船只的美称。校水犀:指与水犀角相抗衡。
⑧山榛:山中的小树丛。吟兴起:指因思乡而诗兴大发。
⑨美人:指远方的人。瘴烟:瘴气,指岭南地区湿热的气候。迷:指迷失、困惑。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广东之时。诗人登临南海之滨的一个孤岛,面对茫茫大海,思绪万千。
首联写自己初到此地时心情的变化。“孤心一夜怯闻鸡”,是说自己一来到海边,就感到孤单寂寞,夜不能眠。一个“孤”字,道出了诗人的凄凉心境。“挂席初沉绝岛西”,写自己初上岛屿时的情景。挂席,就是系帆停泊。沉,指下沉。绝岛,指远离陆地的岛屿。这两句是写自己的初到异乡的感受。
颔联写自己对南方的景致的感受。“地尽日南同削迹,天环夷徼杂雕题。”日南,指南方。削迹,指与世隔绝。雕题,指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风俗,即以鸟羽为饰。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当地民风民俗的感受。
颈联写诗人在海上的经历。“穷荒短策追铜马,曲港楼船校水犀。”铜马,指南方少数民族的战马。曲港,曲折的港湾。楼船,高大的战舰。校水犀,指与水犀角相抗衡。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在海上的所见所闻。
尾联写诗人对故国山水的怀念。“满目山榛吟兴起,美人何处瘴烟迷。”山榛,指山中的小树丛。瘴烟,指岭南地区湿热的气候。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故乡山川的思念以及由此引发的思乡之情。
这首诗是一首纪游之作,作者通过对自己在南海之滨登临孤岛时的见闻感受进行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感情真挚动人,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