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出东署,承明漏向残。
月华分曙色,霜气重秋寒。
车驾榆林道,衣冠玉笋班。
小臣金鉴录,何处达龙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九月二十四日早朝》。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

  1. 走马出东署,承明漏向残。
    译文:骑着马从东署走出来,天已经快亮了。
    注释:走马,骑快马。东署,指皇宫的东面官署。承明漏,指宫廷中计时的铜壶滴漏。残,即将尽的意思。
    赏析:此句描绘了清晨的景色,诗人骑马从官署出来,天色已渐亮,但宫廷中的铜壶漏还剩下最后几滴。

  2. 月华分曙色,霜气重秋寒。
    译文:月光洒下,将曙色分开;秋霜的气息让人感到寒冷。
    注释:月华,指月光。曙色,指黎明时分的色彩。霜气,指秋天的霜冻。重,强调程度深。秋寒,指秋天的寒冷。
    赏析:此句描绘了早晨的景象,月光洒在曙色之上,使得天空更加明亮。同时,秋霜的气息让人感到寒冷,暗示了秋天的凄凉和萧瑟。

  3. 车驾榆林道,衣冠玉笋班。
    译文:皇帝的车驾正在榆林的路上,文武百官身着华丽的衣服,像白玉竹笋般整齐排列。
    注释:车驾,指皇帝的车驾。榆林道,榆木林荫下的大道。衣冠,指官员们的衣服。玉笋班,形容文武百官身着华丽的衣服,如同玉笋一般整齐有序。
    赏析:此句描绘了皇帝出行的场景,皇帝的车驾正在榆木林荫下的道路上行驶,文武百官身着华丽的衣服,排成一列如玉笋般整齐。

  4. 小臣金鉴录,何处达龙颜。
    译文:小臣手持金镜记录,却不知道如何达到皇帝的龙脸。
    注释:小臣,指侍奉皇上的人。金鉴,古代用来观察星象的工具,这里引申为记录、记载。龙颜,指皇帝的威严面容。
    赏析:此句表达了小臣对皇帝的敬畏之情,手持金镜记录着皇帝的一切,但却不知道如何达到皇帝的龙脸,表现出小臣的无奈和困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