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亭北夜炉熏,自拨琵琶向夜分。
岂是玉颜偏寂寞,君王原不识昭君。
宫词
沉香亭北夜炉熏,自拨琵琶向夜分。
岂是玉颜偏寂寞,君王原不识昭君。
【注释】
- 沉香亭:位于皇宫中,常用于举行宴会的地方。
- 夜炉熏:在夜晚使用蜡烛或火源来加热香料,以营造温馨的氛围。
- 自拨:自己主动拨弄。
- 琵琶:古乐器,常用来伴奏音乐。
- 向夜分:在夜晚时分。
- 玉颜:指美丽的容颜。
- 君王:指皇帝或统治者。
- 原:原本,本来的意思。
- 昭君:即王嫱,汉代四大美女之一,曾出塞和番,后被匈奴单于所爱,但因不愿为妾而归汉。
【译文】
沉香亭北的夜里,我轻轻拨动着琵琶,直到深夜。
难道是因为我的美貌让人感到寂寞么?君王原本就不认识昭君。
【赏析】
这首诗通过宫女的视角,描绘了她们在深宫中的生活情景。首句“沉香亭北夜炉熏”,设置了一个宁静而温暖的场景。宫女们在这样的环境中点燃蜡烛,享受片刻的安宁。然而,第二句“自拨琵琶向夜分”打破了这种宁静,宫女们开始自娱自乐,拨动琵琶弹奏起曲子。这里的“自拨”和“向夜分”表达了宫女们的孤独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岂是玉颜偏寂寞”,“君王原不识昭君”,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宫女们的美丽容颜本应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赞赏,但在这里却成为了她们寂寞的原因。她们渴望得到君王的关注和赏识,但现实却是她们的努力并没有被认可。最后一句“君王原不识昭君”,更加凸显了宫女们的无奈和悲哀,她们的命运如同昭君一般,虽然美丽但却无人问津。
这是一首充满哀怨和无奈的诗作,它通过宫女的视角展现了唐代宫廷生活的真实面貌。通过对宫女们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封建社会女性的同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唐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