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劳苦答承明,此日登坛特主盟。
节制新从飞咫尺,楼船久已破鲵鲸。
神羊五色鸣鞭度,驯象千群拥戟行。
莫谓安南今纳款,升平原不讳谈兵。
【注释】
1.大将军:官名,汉置,为将军之长。黄竹楼,地名。
2.十年劳苦答承明,此日登坛特主盟:言大将军十年辛苦,今日登上黄竹楼镇守粤西(今广东一带),是特地来主持军权。
3.新从飞咫尺:指飞马快报传书到近处。
4.楼船久已破鲵鲸:指楼船久已击败了南越王赵瞷的势力。赵瞷,即南越王,汉武帝时,曾被封为南海尉,治所在广州附近的番禺(今广州市)。
5.神羊五色鸣鞭度:指用神羊五色的旗帜指挥军队渡过珠江。
6.驯象千群拥戟行:指用驯服的大象带领军队行进。
7.莫谓安南今纳款:不要以为今天安南国已经归顺朝廷,不再反叛。
【赏析】
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九月,命张九龄出为桂管采访等使,赴桂州(州治在今广西桂林市),安抚岭表,并征发岭南兵马,准备收复安南(今越南中北部)。诗人奉命送别,写下这首七律。前四句写诗人奉旨赴任,后四句写赴任路上的景色及对将士们的勉励。诗的开头两句说:“十年劳苦答承明,此日登坛特主盟。”意谓:经过十年的艰苦努力,如今才报答了皇帝的信任;今天你将要登上黄竹楼去镇守粤西,这是你专司军事大权的开始。“十年”,这里含有多少辛苦和艰难的意思。“承明”是宫名,汉代称少府所属诸曹署中的文书工作部门。“此日登坛”是指诗人自己被任命为大将军,即将去镇守粤西。“登坛”,指拜将出征。“特主盟”,指专管军权大事。“特主”有特别主管之意。
下面四句写送别情景。“节制新从飞咫尺,楼船久已破鲵鲸。”“新从”指刚得到消息。这两句的意思是:刚刚传来捷报,说楼船舰队已经把南方的叛乱首领消灭了。“飞咫尺”,形容捷报传来之迅速。“楼船”代指南方海上的战舰。“久已破鲵鲸”指楼船舰队已经战胜了南方各国的叛乱首领,如俚帅赵瞷、冯智城等,把他们消灭在海上。“鲵鲸”,古代称南方国家的君主为“蛮夷”。
“神羊五色鸣鞭度,驯象千群拥戟行。”“神羊”指神话传说中的神羊或祥瑞之物,这里用作吉祥的象征。意思是说:现在你骑着神羊,挥舞着五彩的旗子前进;那些驯服的大象,成千成百地跟随着你,排列着队伍前进。“驯象”,指训练过的大象。“拥戟”,指拿着武器护卫。“神羊五色”、“驯象千群”都是吉祥物,而“鸣鞭度”“拥戟行”则表现出一种雄壮的气氛。这两句是说:你骑着神羊,挥舞着五彩的旌旗前进;那些被训练得十分驯服的大象,跟着你排成行列,一路浩荡前进。这两句是说:你骑着神羊,挥舞着五彩的旌旗前进;那些被训练得十分驯服的大象,跟着你排成行列,一路浩荡前进。这两句是说:你骑着神羊,挥舞着五彩的旌旗前进;那些被训练得十分驯服的大象,跟着你排成行列,一路浩荡前进。这两句是说:你骑着神羊,挥舞着五彩的旌旗前进;那些被训练得十分驯服的大象,跟着你排成行列,一路浩荡前进。
“莫谓安南今纳款,升平原不讳谈兵。”这两句是说:不要以为今天安南国已经归顺朝廷,不再反叛;在登上平原之后,也不要忌讳谈论战争之事。“莫谓”,意思是不要说,不要认为……“升平原”,意谓登上平地,指进入岭南地区。“不讳谈兵”,意谓不必忌讳谈论战争之事。“讳”,避忌。
每句七个字,共六十八个字。前二句十四字,后六句二十八字,共八十四个字。前二句交代起事原因和任务,后六句写送别的场面和对将士的勉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