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迟衡泌几多时,吾党盈门每问奇。
百世功名堪自慰,一腔忧愤付谁知。
出山本为苍生望,恋阙宁因白发移。
当宁即今求旧直,可无献纳答垂衣。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送张元辉出山谒铨》。

首联「栖迟衡泌几多时,吾党盈门每问奇」,意思是在衡山和泌水之间隐居了很多年,每当有朋自远方来,我的朋友们总是好奇地询问我的近况。这里的「衡山」和「泌水」都是地名,分别在今天的湖南省和江西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颔联「百世功名堪自慰,一腔忧愤付谁知」,意思是即使一生的功名成就,也足以让我自己安慰,但满腔的忧虑和愤怒,又能向谁诉说呢?这里的「百世功名」指的是诗人一生的成就和荣誉,而「一腔忧愤」则是指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和愤怒。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的追求和内心的苦闷。

颈联「出山本为苍生望,恋阙宁因白发移」,意思是出山本是希望为国家百姓谋福利,但因为年事已高,不能不离开京城的皇宫。这里的「出山」指的是辞官归隐,而「苍生」则是指国家和百姓。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出仕的渴望和对年老体衰的无奈。

尾联「当宁即今求旧直,可无献纳答垂衣」,意思是如果皇帝现在还在寻求像你这样有才能的人来担任重要职务,那么你应该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才华,就像古代帝王那样听从臣子的劝谏。这里的「当宁」指的是当时的皇帝,而「旧直」则是指以前的官职。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为国家服务的责任感和为皇帝献言献策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诗人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展现了诗人对于名利、功名、年老体衰以及为国家服务的不同看法和感受。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思考。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