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先有韵,竹下坐弹琴。
忽尔清烦想,渊然思正襟。
听泉来石上,引露就桐阴。
曲罢还疑续,空林对语禽。

【注释】

无言:指听琴时,人不发一言。韵:这里指音乐的音韵。清烦想:使心烦意乱的念头消散了。渊然:深广的样子。思正襟:端正衣襟,即正衣冠。语禽:对鸟鸣。

白话译文:

我静静地坐在竹子下面,聆听李山人的弹奏,他先奏一曲悠扬的乐曲,再弹一段舒缓的曲调,使人的心烦意乱的念头都消失了,使人感到心境十分宁静和宽广。

接着又听到泉水从石头上流淌下来的声音,看到露水被引到梧桐树荫里去。

曲子演奏完了,好像还在继续弹奏似的,空寂的树林中只有鸟儿在互相交谈。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友人李山人弹琴声中,静观其演奏过程并品味琴艺之妙。

首二句“无言先有韵,竹下坐弹琴”,是说听琴之前,心中已有了一种和谐的音韵,于是便在竹林下坐下,聆听琴声。这两句以简练的语言勾画出一幅静谧的画面,将听琴者的心态以及听琴前的环境渲染得淋漓尽致。“竹”与“琴”相配,突出了琴声与自然景物交融的美感;“无言”、“有韵”,则表明听琴者心境恬淡、宁静。

第三句“忽尔清烦想,渊然思正襟”,是说听琴之后,心中的烦躁不安已经消散了,而且使自己端正了衣冠,显得格外肃穆。这一句通过听琴前后心理的变化来表现听琴的效果,进一步突出了琴声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对琴艺高超者的由衷赞赏。

第四句“听泉来石上,引露就桐阴”,是说琴声引来了泉水,使泉水从石头上流过;又引来了露珠,使露水沾在梧桐树荫上。这两句以泉水与梧桐树为比喻,生动地描写出了听琴时的音响效果,同时也表现出了琴音如泉涌般连绵不绝的特点。

末两句“曲罢还疑续,空林对语禽”,“曲罢”是指听完琴声之后,诗人似乎还没有完全听清楚最后几个音符,而此时四周却突然安静了。原来,鸟儿开始在树林中相互交谈着,仿佛在继续刚才的演奏。这两句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听琴后的余韵悠长,同时也表现了山林间的生机活泼。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结构紧凑,层次清晰,意境优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