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台畔草茸茸,到处清妍到处浓。
诗料携将云满袖,谈资贮得锦为胸。
人贪揽胜难言别,月好逢秋不厌重。
明日偏宜江上去,推窗两岸看芙蓉。
注释:
闰中秋 —— 指农历的九月初八,也就是中秋节,因为这一天是一年中唯一有圆月的日子。
发自金陵 —— 从南京出发。金陵,即古时候的南京。
草茸茸 —— 形容草很茂盛的样子。
清妍 —— 就是清新、艳丽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秋天的景色,也暗指诗人的心情。
谈资贮得锦为胸 —— 意思是说诗料(可以拿来谈论的事物)像锦绣一样丰富,装在胸中。
人贪揽胜难言别 —— 意思是人们喜欢欣赏美景,难以开口告别。
月好逢秋不厌重 —— 月亮很好,即使到了秋天也不感到厌烦。
明日偏宜江上去 —— 明天去江边比较合适。因为江上的景色比城里要美得多。
推窗两岸看芙蓉 —— 推开窗户,看到江两岸都是荷花。这里的“芙蓉”是指荷花。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闰中秋那天从金陵出发时所作。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心情。
首句“闰中秋发自金陵”,直接点明了时间和地点。闰中秋是指农历的九月初八,也就是一年中唯一有圆月的日子,而金陵则是古时候的南京,所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次出游的期待和兴奋之情。
“雨花台畔草茸茸,到处清妍到处浓。”这两句诗描述了雨花台附近的景色,雨花台上的草十分茂盛,无论是哪里都有一种清新艳丽的感觉。这里的“雨花台”是南京市的一个著名景点,诗人在这里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和美丽的景象。
第三句“诗料携将云满袖,谈资贮得锦为胸。”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这次出游的期待和兴奋之情。他带着满袖子的诗料(可以拿来谈论的事物),心里充满了诗意和灵感。这里的“云”指的是诗人心中的诗意,而“锦”则象征着他的才华和智慧。
接下来的几句诗,诗人用细腻的语言描绘了自己的感受和心情。“人贪揽胜难言别,月好逢秋不厌重。”意思是说人们喜欢欣赏美景,难以开口告别;月亮很好,即使到了秋天也不感到厌烦。这里的“揽胜”指的是欣赏美景,而“月好”则是指月亮明亮而美好。
最后一句“明日偏宜江上去,推窗两岸看芙蓉。”则是对全诗的总结。明天去江上比较合适,推开窗户,可以看到江两岸都是荷花。这里的“芙蓉”是指荷花,而“江上”则是指长江边上。
这首诗通过对闰中秋时节的景色和心情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同时,诗人的才华和智慧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