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烛为欢夜雨前,易州酒媚越归船。
赏花限展还三日,瀹茗瓶开第一泉。
稍歇吹弹因说剑,不妨谐谑亦参禅。
怕闻人与春俱去,起拂离歌奏别弦。
【注释】
三月廿七日:三月二十一日。
道之:李白的号。
将归:将要离开。
会稽:今浙江绍兴市,古称越王勾践的故里。
桑园别墅:即在会稽附近的桑园别墅。
剪烛为欢:剪烛,点燃蜡烛;为欢,以欢庆作乐。
易州酒媚越归船:易州酒(即易州烧酒),越州出产的美酒;媚,使……喜爱。越州是李白故乡,这里指他即将离开越州时的心情。
赏花限展还三日:限制观赏花朵的时间只有三天。
瀹茗(yuèmìn)瓶开第一泉:瀹,煮;茗(ming),茶的通称。第一泉,即天下第一泉,在今山西太原西南晋祠旁。
稍歇吹弹因说剑:稍息,停止吹奏弹唱。说剑,比喻谈论世事。
谐谑(xiéxuè)亦参禅:谐谑,诙谐玩笑;亦,也;参禅,参悟佛学禅宗。
怕闻人与春俱去:春天离去了,人也走了,怕听到离别的声音。
起拂离歌奏别弦:起身拂衣,弹奏《别弦》曲子,表达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赏析】
李白于天宝三年(744)春天从幽州北庭回到长安后,曾游历过越州、苏州等地,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这首诗就是他在返回越州期间所作。诗题“三月廿七日来道之将归会稽送之桑园别墅”,说明这是诗人在赴越州途中,经过桑园别墅时所作的一首诗。
首联写诗人夜宿别墅,与主人饮酒作乐的情景。“剪烛为欢”,点明是在夜晚;“夜雨前”是说雨还未落下来,但已经快要下起来了,暗示出天气变化莫测;“易州酒媚越归船”,是说易州的美酒令人陶醉,而越州正是李白的故乡,所以诗人一饮而尽。
颔联写诗人欣赏风景,观赏花朵的时间只有三天。“赏花限展还三日,瀹茗瓶开第一泉”,诗人想用时间来消磨旅途的寂寞,又想到要喝到好茶,于是“瀹茗”解渴。“瀹”,意为烹煮。“第一泉”,即天下第一泉,在今山西太原西南的晋祠旁,泉水甘美异常。
颈联写宴饮中,诗人与主人谈笑风生。“稍歇吹弹因说剑”,意思是说停杯抚掌之余,便和主人谈起了世事;“不妨谐谑亦参禅”,意思是说可以开玩笑,也可以参悟佛理。“谐谑”是指开玩笑的意思,“参禅”则是指参悟佛理。这里的“说剑”和“参禅”都带有幽默意味,可见李白性格开朗、风趣。
尾联写作者即将离开时的心情。“怕闻人与春俱去”,“春”字在这里既指春天,又指诗人自己。“起拂离歌奏别弦”,意思是说站起身来拂衣告别,弹起《别弦》曲子,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痛苦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依依惜别之意。
此诗是李白在赴越州途中所作,诗中的“道之”是李白的别号。此诗表现了诗人在与朋友相聚时的欢乐心情,以及即将离别时的矛盾心理。全诗写得轻松自然,语言流畅,富有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