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从来峙此矶,惊涛欲撼石崔巍。
长江自昔称天堑,一水于今壮帝畿。
云锁蛟螭澜自倒,山蟠龙虎脉相依。
上流形势操全胜,隔岸休传羽檄飞。

【注释】

登燕子矶:登上燕子矶。燕子矶是长江中著名的矶石,位于江苏镇江市北固山上,因形似燕子而名。

天地从来峙此矶:天地自古以来就矗立着这座矶石。

惊涛欲撼石崔巍:汹涌澎湃的波涛想要摇动这高大的岩石。

长江自昔称天堑:长江自古以来被称为天然的鸿沟。

一水于今壮帝畿:如今这条江水壮丽地环绕在皇帝的京城周围。

云锁蛟螭澜自倒:云团如蛟龙、山峦如神龟,波涛自然倾倒。

山蟠龙虎脉相依:群山环抱,山脉相互依偎。

上流形势操全胜:上游地势险要,形势完全占据优势。

隔岸休传羽檄飞:不要传令让敌人从岸边逃走。

羽檄:用竹片或羽毛制成的信符,古代用以传达军事命令。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上燕子矶时,对江山美景的感叹和自豪之感。诗人站在高高的矶石上,远眺长江之水浩荡流淌,不禁感叹其壮丽的景色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为国家、民族的利益而奋斗的决心。

首二句“天地从来峙此矶,惊涛欲撼石崔巍。”描绘了燕子矶的地理位置及其壮观的景象。诗人通过“天地”、“崔巍”等词语,表达了他对燕子矶的敬畏之情和赞美之词。这里的“崔巍”形容岩石高大雄伟的样子,给人一种震撼人心的感觉。

三、四两句“长江自昔称天堑,一水于今壮帝畿。”进一步强调了燕子矶的地理优势和历史意义。诗人指出,长江自古以来就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如今更是壮美地环绕在皇帝的京城周围。这两句话不仅展现了燕子矶的地理特征,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定繁荣的祝愿。

五、六句“云锁蛟螭澜自倒,山蟠龙虎脉相依。”描绘了燕子矶周围的自然景观。诗人将云朵比作蛟龙、山峰比作神龟,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燕子矶周围云海翻腾、山势险峻的自然风貌。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七、八句“上流形势操全胜,隔岸休传羽檄飞。”则是对燕子矶地理位置的优势进行了总结。诗人认为,由于燕子矶的地理位置优越,上游的形势完全占据优势。因此,不要轻易地向敌人传递撤退的命令,而是要坚定信心,继续战斗。

整首诗通过对燕子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自豪之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为国家、民族的利益而奋斗的决心和勇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