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日浩荡游江渚,长驱每自快鸣镳。
一赋骊驹转纡郁,却思彩鹢仍飘飖。
风涛夜泊彭蠡泽,海月秋度维扬桥。
沧洲银汉不可问,东走西征空魂销。
骊驹
少日浩荡游江渚,长驱每自快鸣镳。
一赋骊驹转纡郁,却思彩鹢仍飘飖。
风涛夜泊彭蠡泽,海月秋度维扬桥。
沧洲银汉不可问,东走西征空魂销。
少日浩荡游江渚,长驱每自快鸣镳。
一赋骊驹转纡郁,却思彩鹢仍飘飖。
风涛夜泊彭蠡泽,海月秋度维扬桥。
沧洲银汉不可问,东走西征空魂销。
骊驹
少日浩荡游江渚,长驱每自快鸣镳。
一赋骊驹转纡郁,却思彩鹢仍飘飖。
风涛夜泊彭蠡泽,海月秋度维扬桥。
沧洲银汉不可问,东走西征空魂销。
远客乘秋至,秋亭四望开。 烟霞犹小隐,岁月此重来。 海内频书疏,山间独酒杯。 应思旧游处,几复问昭台。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远客乘秋至:“远客”指的是作者自称为远方来的客人,表达了诗人对萧氏园亭的向往和期待。“乘秋至”则描绘了秋天这个季节的到来,暗示了诗人此时正值旅途之中,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常常与离别或思念相关联。 2. 秋亭四望开:“秋亭”指的是在秋天开放的亭子
诗句释义与译文: 蒋诩开新径,丘园已自名。 青山来远近,碧海递微明。 月下亭初静,天高秋有声。 客来时一醉,谁是羊求生。 注释解释: 1. 蒋诩开新径,丘园已自名:蒋诩开辟了新的小路,这个小丘上的园林自然就出名了。 2. 青山来远近:远处的青山渐渐近了,仿佛就在眼前。 3. 碧海递微明:清澈的海水在月光下显得更加深邃而美丽。 4. 月下亭初静:夜晚的月亮下,亭中的我静静地思考着什么。 5.
解析: 第一句:活水开明镜 - 关键词: “活水”和“明镜” - 注释和赏析: “活水”指的是活泼、流动的水,通常代表清新或生机勃勃。“明镜”则是形容像镜子一样清晰明亮,常用来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质。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活泼的场景,水如同明亮的镜子一般清澈透明,反映出周围的环境。 第二句:寻源坐碧澜 - 关键词: “寻源”和“碧澜” - 注释和赏析: “寻源”意味着寻找水源
皓魄出江东,孤亭先映空。老翁歌拟扇,稚子学为弓。宝树参差发,瑶台远近同。悠然谢庄赋,萧瑟起秋风。 逐句释义与注释 1. 皓魄出江东:明亮的月光从东面洒下。 2. 孤亭先映空:孤单的亭子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明亮,仿佛是天空的一部分。 3. 老翁歌拟扇:年长的老人模仿扇子的形状和声音唱歌。 4. 稚子学为弓:小孩子模仿拉弓的动作,似乎正在尝试射箭。 5. 宝树参差发
【注释】 三槐:指汉末曹操的三个儿子曹丕、曹植和曹彰。“三公”是汉代最高官名,指司徒、司空、太尉。这里用典指代朝廷重臣。 修:茂盛。 先秋:早春时,农历七月。 兴移置堂宇:兴起而移入厅堂之中。 千载:一千年。 挹(yì):舀取,吸取。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晚年,诗中以“三槐”、“三公”自比,表达对朝廷权贵们的不满与鄙弃,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欲隐不能的愤懑心情。 首句“春事动经丘”
诗句如下: 春柳护春堤,春烟晓望西。 曲声风处断,飞絮雪来迷。 黄觉鸣莺入,白看振鹭低。 徵君东有宅,漉酒正堪携。 注释: 1. 春柳:春天的柳树 2. 护:保护 3. 春堤:春天里的小河堤岸 4. 春烟:春天的炊烟 5. 晓望西:早上望着西边 6. 曲声:音乐的声音 7. 风处断:风吹过的地方声音中断 8. 飞絮:柳絮飘落 9. 雪来迷:雪花飘落时使视线变得模糊 10. 黄觉:黄色的鸟鸣声
【注释】顾征君家园诗八首:顾征君,即顾野王,南朝陈诗人。家园:指顾野王的故居。八首:指《顾宅》八首诗。 惜阴轩:《晋书·顾恺之传》载:“恺之每食,恒保持有余,以赈饥贫;性俭吝。”又据《太平御览》卷二五引《顾氏谱》,“恺之有爱竹堂及忘忧馆,皆名其地,号为’顾氏园‘”。今人考证,此诗当作于南陈灭亡之际,时作者流寓金陵(今南京),故称“顾征君家园”或“顾野王家园”。 诗礼趋贤子:诗礼,即《诗经》
这首诗是顾徵君对家园的描写。以下是逐句释义和译文: 荣寿堂:这是主人的居所,以“荣寿”命名,寓意主人长寿、健康。 卜筑依清汉:选择这个地方建屋,是因为这里靠近清流(清汉即指长江)。清流代表着清澈、纯净,也象征着主人追求高洁的品质。 华堂拥翠微:华堂,华丽的屋子。翠微,山色青翠,这里比喻主人家的庭院美景。 北辰严倚阁:北辰,北极星,古代用来指引方向。倚阁,靠在阁楼上
诗句解释与译文: 1. 种竹三为径,疏泉曲作池。 - “种竹三为径”:在三个地方种植竹子作为小道,象征园林的布局精致有序。 - “疏泉曲作池”:泉水从弯曲的地方流出,形成了一个小巧的水景池塘。 2. 山阴元胜集,河朔更吾师。 - “山阴元胜集”:指的是山阴地区(即今天的浙江绍兴)的名胜。 - “河朔更吾师”:这里的“河朔”泛指北方,表明诗人在这里受到了启发或影响。 3. 旋绕飞觞出,欢呼坐客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题赵氏墓图》。全诗共八句,每两句为一组。下面逐句进行解读: 1. 真隐人何处,佳城此郁盘:这里指的是一个真正的隐士在哪里?他隐居的地方就像这美丽的山城一样,郁郁葱葱地环绕着。 2. 玉棺曾驻马,碧树总栖鸾:曾经有人骑着马停在这座坟墓前,鸟儿总是栖息在绿色的树木中。 3. 地引山灵合,天分海气寒:土地引来了山中的灵气,天空与大海之间也有着一种寒冷的气息
【解析】 “万木幽阴隐翠微,群峰窈窕护青扉”的意思是:万木幽深,绿荫掩映着青瓦的屋脊。群山环绕,簇拥着青绿色的门扉。“万木幽阴隐翠微”中“幽阴”指树荫;“窈窕”指高峻;“青扉”,即青色的门扉,这里泛指青楼;“护青扉”指群山围绕、保护着青楼。“途长未觉驱车倦,日暮翻怜倾盖稀。”意思是说:道路很长,不觉车子已走累了,天晚时反而更珍惜朋友间互相敬礼的举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语来分析作答。“旅客炎风坐翠屏”一句中,“旅客”“炎风”点明旅途中的天气状况和旅人的感受;“坐翠屏”交代了诗人的所在位置。“闻君露冕拜郊坰”一句中,“露冕”“拜郊坰”说明陶公的谦辞。“天回河汝江声出”一句中,“天回河”、“声出”点明了诗人听到的景物。“飞舄从知快沾湿”一句中
【译文】 雾重重山峰高,花香也带着愁绪。风烟弥漫处处都使人愁思满怀。天低野馆游秦梦,月落江楼入楚时。海内交游空满眼,山中松桂忆连枝。池塘此日仍春草,长夏无妨同赋迟。 注释: 1. 入楚忆舍弟:诗人在入楚时怀念舍弟。 2. 重:浓密。 3. 高:高耸。 4. 花气悲:花香也带着愁绪。 5. 天低野馆游秦梦:野馆:指郊外的宾馆,这里泛指客舍。 6. 秦梦:指梦中的秦国。 7. 长夏:夏天。 赏析:
【注释】 雨中过麻姑山简董使君:指诗人于雨中经过麻姑山时,曾去拜访简州(今四川简阳)使君。董使君,即董昌。司理:管理政事。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描写了作者雨中经过麻姑山时的所见所感。诗前四句先写景、后抒情,中间插入“金丹怅望空排雾”一句,点明题旨,说明自己虽然向往神仙生活,但因多病而未能实现。最后两句则以自谦之语结束全诗。 首联写雨中景色。“晓色苍茫源口雨”,是说黎明时分,天边残霞如血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七闽道中》。全诗共八句,每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1. 江峰积翠晓衣前,汀树微茫夕照边。 注释:早晨,江面上的山峰覆盖了一层翠绿的色彩,仿佛在衣服的前面;汀洲上的树木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朦胧而遥远。 赏析:首句描绘了清晨时分的景色,江峰积翠、暮色苍茫,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次句则通过“微茫”二字,展现了夕阳余晖下的汀洲之景,给人以深远而朦胧的印象
咏池亭与友人 习家池馆傍秋潮,一别空怜积翠遥。 题壁总虚池上墨,登楼真听月中箫。 乘槎此日仍归汉,击壤何年共颂尧。 最爱竹林怀小阮,可能琴酒坐相招。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林大春所作《寄题萧廷玘池亭兼讯其从子曰贞》的一首绝句。诗人通过描写习家池馆傍秋潮的景象,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的“一别空怜积翠遥”和“题壁总虚池上墨”,展现了诗人在湖心亭题写诗句的情景,以及在月光下聆听音乐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