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十日渡江干,不是悠悠恋一官。
世事犹闻贾傅泪,交游未厌贡生冠。
溪田漠漠通泉细,竹舍阴阴带雾寒。
若效耦耕空避世,平生幽意讵应难。

光山小驻至麻城道中答山中故人

山城十日渡江干,不是悠悠恋一官。

世事犹闻贾傅泪,交游未厌贡生冠。

溪田漠漠通泉细,竹舍阴阴带雾寒。

若效耦耕空避世,平生幽意讵应难。

【注释】

①“山城”二句:诗人在光山停留期间,渡过长江到了麻城,这里写诗人对仕途的厌倦之情。②“世事”二句:诗人虽然知道世上有许多悲凉的事情,但仍然想继续做官。“贾傅”指贾谊,汉文帝时,贾谊上疏批评文帝,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因政见不合再次被贬,投水自尽。“贡生”是指科举考试录取的秀才,这里用“贡生”代指科举出身的士人。③“溪田”二句:诗人在麻城的所见所感。“溪田”,指山中的田地。“溪”字写出了田地的地势低洼,水流清澈的特点,与“通泉细”相照应。“竹舍”,指山中的茅屋。④“若效”二句:意为如果像陶潜那样归隐田园,隐居避世。陶潜《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⑤“平生”二句:意为我平生最向往的是退隐闲居的生活。⑥“幽意”二句:意为我平生最向往的是退隐闲居的生活。⑦“讵”:岂,难道。

译文

在光山小住后又到了麻城。不是留恋官场,而是对世事的忧虑和对仕途的厌倦。

世上还是有很多悲苦的事情,即使像贾谊一样被贬也不足为奇。尽管有如贡生的功名,但交游仍不满足。

山中田地清流细细,竹林深处带着雾气寒冷。如果效仿陶渊明归隐田园,一生避世隐居,那么平生最向往的隐居生活岂是难以实现的呢?

赏析

《光山小驻至麻城道中答山中故人》是一首七律诗,作于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作者在光山小住后又到了麻城,对仕途的厌倦之情以及对世事的忧虑和悲苦之叹。全诗抒发了作者退隐田园、避世隐居的志向。

首联“山城十日渡江干,不是悠悠恋一官。”诗人在光山小住后又来到了麻城。这一句表明了诗人的行程。诗人在这里并没有留恋官场,而是对仕途的厌倦之情。

颔联“世事犹闻贾傅泪,交游未厌贡生冠。”两句写出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之情以及对世事的忧虑和悲苦之叹。诗人虽然知道世上有许多悲凉的事情,但仍然想继续做官。这里的贾谊和贡生指的是诗人自己,他通过贾谊和贡生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仕途经历,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仕途的厌恶之情。

颈联“溪田漠漠通泉细,竹舍阴阴带雾寒。”这句描绘了诗人在麻城所看到的景色。诗人在这里描绘出了麻城美丽的自然风光,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尾联“若效耦耕空避世,平生幽意讵应难。”这是诗人的最终目标。他渴望像陶渊明那样归隐田园,避世隐居。这里的“耦耕”指的是农夫,诗人通过这个意象来表达他的人生理想和追求。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整首诗通过描绘景色和抒发情感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之情以及对大自然和人生的热爱之情。诗人通过对现实的描绘和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自己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