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谓江南庾信哀,多应未上粤王台。
愁闻绣幕珠帘尽,犹载歌钟舞袖来。
献疏可谁医国手,传经今见掞天才。
相逢道有徵兵诏,无数庞眉惨色开。
【注释】
岁除:农历年末。寇:指盗贼。和吴广文:指诗人的友人吴广,名文。五首:即《和吴广文五首》,共五首诗。粤:广州,今广东省广州市。绣幕、珠帘:用来形容歌舞妓的服饰华丽精美。《乐府诗集·舞曲歌辞》中记载:“南夷进女乐,铜柱振仙音。”珠帘,指歌舞伎之装束。犹:还。歌钟:音乐。舞袖:舞女衣袖上所绣的花纹。掞天:《汉书·扬雄传》:“掞天挺生。”注引应劭曰:“掞,出也。”此处意为才华横溢。徵兵诏:征兵令。庞眉惨色:老态龙钟,形容人因年高而憔悴。
【赏析】
此诗是作者晚年时所作,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担忧。首句“谁谓江南庾信哀”,以庾信自比,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次句“多应未上粤王台”,暗指国家尚未平定,战事频繁,人民生活困苦。第三句“愁闻绣幕珠帘尽,犹载歌钟舞袖来”,描绘了歌舞升平的景象与战乱的反差,反映了作者对和平的向往以及对现实战争的不满。第四句“献疏可谁医国手,传经今见掞天才”,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希望有贤能之士出现,为国效力。第五句“相逢道有征兵诏,无数庞眉惨色开”,描述了国家征兵的严峻现实,使得众多老人面容憔悴,流露出深深的忧虑和无奈。全诗情感深沉,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与期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