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邦文献沉沦久,华斧凭谁秉至公。
料有持衡归笔下,宁期驰币到山中。
作书苦谢二千石,赠我能追三百风。
不是野夫甘玩世,雕龙元自属良工。

【注释】

海邦:指南宋,因有“海外之邦”之说。文献:指典籍。沉沦:沉没。华斧:比喻明君贤臣。持衡:执中。归笔下:在笔下决断是非。驰币:赠送金钱。谢二千石:推辞官位。三千风:指《庄子》中的“至乐”篇,语云“至味在口,大音在耳”,故称其为“至味”、“至乐”。野夫:隐逸之士。雕龙:比喻文章精妙,非一般工匠所能比肩。

【译文】

我长期担任地方行政长官,现在才有机会和友人以诗相趣而作行,于是依韵作了答诗。

我长期担任地方行政长官,现在才有机会和友人以诗相趣而作行,于是依韵作了答诗。

我担心自己没有能力执掌公正的大权,所以不敢接受朋友的邀请去山中游玩。

我写信辞谢朋友的好意,因为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官员;我也向朋友表示,我不能追攀古人的高风。

我不是个喜欢玩弄世事的人,我只是希望我的写作能够达到像雕琢龙那样精练的境界。

【赏析】

此诗是王禹偁应友人邀游山之作。首联点明了友人邀游的缘由,即久辞典修郡乘,久辞官职,现在才有机会与友人以诗相趣而作行,所以依韵写了这首诗。第二联写诗人对此事的看法。诗人认为只有秉公执政,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如果任凭私心,那就像“华斧”一样,只能砍伐树木而失去其价值,而不能成为栋梁。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也表明了自己不慕荣利、清正廉直的品格。

第三联承上句而来,诗人说自己虽然不能执中执政,但是也不愿接受朋友的邀请去山中游玩。因为在他看来,山林之中固然可以怡情养生,但是作为地方长官,他更应该致力于政事,为国家的发展出谋划策。这是诗人对于个人生活选择的取舍和抉择。

第四联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谦逊之情。诗人推辞了友人的厚谊,因为他只是一个普通官员,没有资格接受这样的邀请。而且,他也向朋友表示,他不会追求古人的高风,只是希望能够写出像雕龙一样精妙的文章。这是诗人对于个人才华和成就的评价和自谦。

最后一句则是全诗的总结和升华。诗人用“不是野夫甘玩世”来表达自己不慕荣利、清正廉直的品格。同时,他也用“雕龙元自属良工”来表达他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充满自信和骄傲,认为自己能够胜任并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就。这是诗人对自己才华和努力的认可,也是对友人深情厚意的回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