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自古称雄地,玉节南来作镇时。
凤舞龙盘浑是昔,攀鳞附翼在今兹。
犹传诸葛平巴蜀,何异姬公奠洛伊。
漫说东都饶胜事,谁从登眺撰新诗。
闻曾中丞总宪留台寄赠金陵自古称雄地,玉节南来作镇时。
凤舞龙盘浑是昔,攀鳞附翼在今兹。
犹传诸葛平巴蜀,何异姬公奠洛伊。
漫说东都饶胜事,谁从登眺撰新诗。
注释:
闻曾中丞总宪留台寄赠:听说您曾担任过南京的高级官员,现在留在南京。
金陵:古地名,今南京。
古称雄地:自古以来,这里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地方。
玉节:古代官印。南来作镇:指你南下任南京知府。
凤舞龙盘:形容山势雄伟险峻。浑是昔:完全是以前的样子。
攀鳞附翼:比喻人们依附权势、投靠别人。在今兹:在这里。
犹传:仍然传诵着。诸葛: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姬公:周公旦,周武王的弟弟,辅助年幼的周成王治理国家。奠洛伊:平定了洛阳的叛乱。奠:平定。
漫说:随便说说。东都:东都洛阳。
饶胜事:有很多值得赞美的事情。谁从:有谁从那里来。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作者通过对金陵的描绘,表达了对曾中丞在南京任职的赞扬之情。诗的开头两句“金陵自古称雄地,玉节南来作镇时”,诗人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金陵的历史地位和风貌,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底蕴。接着,“凤舞龙盘浑是昔,攀鳞附翼在今兹”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金陵的山水风光,以及人们对于这片土地的情感寄托。
诗人并未就此止步,而是继续展开想象,将目光投向了未来。“犹传诸葛平巴蜀,何异姬公奠洛伊”,通过引用历史上的典故,暗示曾中丞将如同诸葛亮一样,为平定巴蜀而立下赫赫战功;同时,他也将像周公旦一样,为维护国家的安定繁荣而尽心竭力。这种对未来的期望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漫说东都饶胜事,谁从登眺撰新诗”,则是对整个历史的回顾与总结。诗人指出,虽然东都洛阳曾经有许多让人赞美的事迹,但这些都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成为了过去式。然而,无论历史如何变迁,那些为国为民做出贡献的人们的精神却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因此,我们应该时刻铭记他们的功绩和贡献,并以此为榜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