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夏忽疑秋,高楼坐风雨。为问楼前江,剑化昔何处。
剑化千年不重回,沧江万里东南开。孤帆澹荡没远天,白鸟悠悠天际来。
翛然一啸动思君,千山万壑生晴云。
【解析】
此题考查对古诗内容与语言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时需要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同时要结合题目要求作答。
(1)
“长夏忽疑秋,高楼坐风雨”,首句写登楼所见之景,以“长夏”指夏季,用“忽疑秋”表明天气骤变,暗示了诗人心中郁积的忧思。“高楼”点明地点,“坐风雨”说明时间,突出了环境气氛。这两句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是全篇感情发展的背景。
(2)
“为问楼前江,剑化昔何处”,紧承上句而来。诗人因登高而产生遐想:不知剑化后的水是否还流过那古剑池?这里既表现了诗人对剑池的怀念,也流露出他对故国山川的眷恋之情。
(3)
“剑化千年不重回,沧江万里东南开”,承接上二句而来。诗人进一步展开想象,设想剑池中的神剑已经千年未归,而苍茫的江河依然向东延伸。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无限眷恋之情。
(4)
“孤帆澹荡没远天,白鸟悠悠天际来”,紧承上四句而来。诗人想象自己乘坐的一叶孤舟在茫茫的江面上行驶着,船儿渐渐远去,消失在天际。这里描绘了一幅辽阔的江天远景图,表达了诗人的壮阔情怀。
(5)
“翛然一啸动思君,千山万壑生晴云”,紧承上五句而来。诗人想象自己独自登楼,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顿时天地间都似乎充满了诗人的忧愁。最后一句,诗人由独叹转为群叹,想象自己的朋友们也在思念着自己,他们的心情也如晴空一样明朗起来。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
【答案】
长夏忽疑秋,高楼坐风雨。登南剑州城楼怀陈广文。长夏,指漫长的夏天;秋,指秋天。诗人登南剑州城楼,忽觉长夏转瞬已逝,似秋日将至。
长夏忽疑秋,高楼坐风雨。(登南剑州城楼怀陈广文)长夏,指漫长的夏天;秋,指秋天。诗人登南剑州城楼,忽觉长夏转瞬已逝,似秋日将至。
为问楼前江,剑化昔何处?剑化千年不重回,沧江万里东南开。(登南剑州城楼怀陈广文)为问楼前江水,当年剑化为水之后又到过哪里呢?
剑化千年不重回,沧江万里东南开。孤帆澹荡没远天,白鸟悠悠天际来。(登南剑州城楼怀陈广文)剑化为水后,一直流向东南,奔向大海。我乘一叶孤舟随江而去,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远方的天空中。
翛然一啸动思君,千山万壑生晴云。翛然,形容人闲适、无拘无束的样子;思君,思念友人;思乡。诗人想象自己独自一人登上高处,仰啸一声,顿时满目皆生春色。千山万壑之中,仿佛有无数白云飘浮过来。这是想象自己思念友人时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