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蕙户,启兰扃。香残雀尾缕烟轻。更泛软金偎软玉,始知人世锦前程。
【注释】
- 排蕙户:推开了兰花门。蕙,一种香草;兰,兰花。
- 启兰扃:打开了兰花的门。
- 香残雀尾缕烟轻:指兰花的幽香已经消散殆尽。
- 软金偎软玉:形容女子娇艳妩媚。
- 锦前程:美好的未来前程。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男女欢会的情景。上片写女主人公挑帘相见,开锁迎宾。下片写两人相会后,彼此情意缠绵。全词语言通俗,形象生动,表现了男欢女爱的生活场景。
排蕙户,启兰扃。香残雀尾缕烟轻。更泛软金偎软玉,始知人世锦前程。
【注释】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男女欢会的情景。上片写女主人公挑帘相见,开锁迎宾。下片写两人相会后,彼此情意缠绵。全词语言通俗,形象生动,表现了男欢女爱的生活场景。
【注释】 ①长安:指唐都长安城。②进贤冠:一种官帽。③腰下组:指佩带腰玉的绶带,古代官吏上朝时所佩带。④可怜:可哀怜。一跌万人看:形容失足摔了一交,被人观看。⑤做官:指做官为宦。⑥“读书”句:意谓做官之人,多是读书人。⑦“可怜”句:意谓做官之人,多是因失足而丧命的人。⑧作客:指寄居外地。⑨“不如”句:意谓不如在长安当一个平民百姓。⑩“不羡”句:意谓不羡慕那些身居显贵、受人奉承的人
【注释】 三山:指浙江绍兴的三山(在鉴湖中)和四明山、天台山、括苍山。 舣棹:停船。 萧森:萧条冷落。 千帆:千只船。 一阁:一座楼阁,这里指江上小楼。 雨脚:雨水落下的水滴。 凌风至:随风飘落。 山身带寺浮:山被寺庙掩映着。 井泉:泉水。 惠山:无锡市郊的一个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有惠山寺、灵山大佛等景点。 汲:打水。 游:游玩。 赏析: “登三山”诗是一首描写江南山水风光的诗。全诗写景生动
【注释】 罗刹:古代传说中一种恶鬼。千手眼:形容权门势力强大,有千手千眼。金银别砌一乾坤:指权门势力大得如天一般。 【赏析】 《忆长安十首》是唐代诗人元稹的组诗作品。这是其中的第十首: 此篇以议论为主,寓情于事,借古讽今,表达了他对唐王朝衰败的感慨。前两句写权门的势焰,后两句写其危害。 开头两句“长安忆,其九忆权门”,直抒胸臆。“权门”指权势之家,这里是指宦官势力。这两句的意思是
忆长安十首其五 眼不见桂花飘零,耳闻书帕寄往何处 1. 诗句释义 - 眼见桂珠赊不得:形容无法亲自见到珍贵的桂花。 - 耳闻书帕到谁家:形容听闻有人将书籍或书信送到家中。 2. 译文 - 眼见桂珠赊不得,耳闻书帕到谁家。 3. 关键词注释 - 桂花(桂珠):一种植物的花朵,常用来象征秋天的美丽和珍贵。 - 赊不得:无法直接得到,表示难以实现的愿望或梦想。 - 书帕:古代的一种书信形式
这首诗是杜甫在长安(今属陕西)时所作,表达了他对于生活在繁华都市中的臭虫的厌恶之情。 "忆长安十首 其三":这是诗的题目,意指回忆在长安(今西安)时的十个主题中的第三首,也就是第三部分的内容。 "长安忆":这是全诗的第一句,表明诗人想要回忆在长安的生活。 "其三忆臭虫":这是诗的第二句,说明诗人想回忆的是“忆长安”这一主题下的第三部分,也就是关于臭虫的内容。 "天地不仁乃生尔"
三游洞 洞里天地阔,洞外日月长。 峡山驱涛来,平楚青茫茫。 注释: 1. 三游洞:指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的著名景点,以山水景观著称。 2. 天阔地广:形容空间开阔,无边无际。 3. 月长日短:形容时间的长短变化,这里指的是夜晚比白天更长久。 4. 峡山:指三峡山脉,是一处壮观的峡谷景观。 5. 涛来:波浪涌来。 6. 平楚:平缓的楚国大地。 7. 茫茫:广阔无垠,形容景象辽阔。 赏析: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瑶池晏罢独归来” - “瑶池”指的是神话中西王母的仙境,这里可能指代某个高远、神圣的地方。 - “晏罢”即宴会结束,表明魏大尉在一次宴后独自返回。 - 此句描述了一种孤独且稍带遗憾的心情,可能是因为未能与重要的人共度时光而感到失落。 2. “凌虚百尺台” - “凌虚”形容建筑高耸入云,给人一种超越凡尘的感觉。 - “百尺台”则强调了这个建筑之高峻
注释: 1. 燕京灯市:指的是在燕京(即今北京)的灯市,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传统节日活动,通常在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等)举行。灯市是民众赏花灯、猜灯谜的地方,同时也是商家展示商品的场所。 2. 凤城东畔:指的是位于燕京城东部的凤城市。凤城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地名,但在这里可能是指代整个北京城。 3. 市灯初:指元宵节开始时,市场上挂起了彩灯,人们开始欣赏。 4. 春色转皇都
注释: 忆长安,是回忆长安的意思。其七忆卑田:是第七首怀念长安的作品。卑田:即低洼的田土,这里指田地。 冬到浑身无寸缕(lǚ):冬天到来时,全身上下没有一寸布片。 春来随地倒街眠:春天来临时,整个身子倒在大街上睡觉。 堪恨不堪怜:真是让人痛心,让人怜悯。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在公元825年写的一首怀古之作。元稹是中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与白居易一样,以诗歌为生命,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注释】 忆:思念。苍蝇:喻指那些小人。囋(chā)头:蝇之触角,这里代指苍蝇。嘬耳:吮吸耳朵。佛见:佛教认为人有十种可憎之处,其中之一就是贪嗔痴,即贪、嗔、痴,这里指“佛见也须憎”。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长安的怀念。首句写对长安的回忆;二句写回忆的内容;三、四句用比喻写出对那些小人的憎恨。 诗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小人的憎恨之情。同时
注释: 新病校(新病,刚得病),怕人怜(担心被人同情)。 横膝瑶琴待整弦(横着膝盖,把瑶琴放在膝上等待调音准备弹奏):形容自己心情忧郁,不愿见人。 却笑柳枝还倦甚(却嘲笑那柔弱无骨的柳枝仍然很疲倦):反衬自己的娇柔。 央郎扶起又成眠(央求男子扶起我,然后又睡了):形容自己撒娇任性,爱耍赖。 赏析: 《赤枣子·春情》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一首词。上片写词人初愈后,怕见人多而独处无聊
注释: 春去也,日初长。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消逝和白天的开始。"春去"意味着春天已经结束,"日初长"则形容白天逐渐变得明亮和温暖。 水晶帘畔倚红妆。这句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水晶帘畔倚着红妆,形象生动。"水晶帘畔"指的是女子所在的环境,"倚红妆"则形容女子的装扮,红妆通常指红色的妆容,这里可能是指女子的脸上涂了红色的妆容。 一寸横波流不住,教人容易断回肠。这句诗通过描写水面上跳动的波浪
诗句解读与赏析 第一句:“惊晓漏,护春眠。” - 翻译: 被晨曦的漏声惊动了睡眠,为了春天的美好梦境而守护。 - 注释: “惊晓漏”指的是被清晨的更夫敲打的铜壶滴漏声惊醒,这种声音在古代常常用来模拟日出,象征着一天的开始和新的希望。“护春眠”表明作者珍惜这宝贵的春眠时刻,不愿被打扰。 - 赏析: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宁静生活的期望。
【注释】飒飒:风声。潇潇:小雨。翠被:指用翠绿色的锦缎做的被子。新寒:指刚下过雨后的寒冷。怨夕遥:怨晚的天气。小梦:指梦中的小女子。垂圆:下垂,低垂。香篆:点燃了的香料,用以熏衣。秋声:指秋天的风声。芭蕉:一种植物。 赏析:这首词写秋雨之夜,闺中少妇的幽怨之情。上片写景,以“飒飒”和“潇潇”两叠字状秋风细雨,渲染出一种凄冷的氛围。下片写室内,写少妇对远行郎的思念之情。全词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红窈窕,绿参差。小鬟调笑绾青丝。 注释:形容女子的美貌,窈窕指的是美丽而优雅,参差则表示颜色、姿态各异,不整齐但有美感。小鬟指年轻女子,调笑是说她们互相嬉戏打闹的样子,绾青丝是指将头发盘成云状的发髻。 花醉锦屏香雨湿,画桥归去紫箫迟。 注释:花醉指的是花开得正盛,香气扑鼻;锦屏是指装饰华丽的屏风,香雨湿润了花朵,增添了几分生机。画桥则是用彩绘的桥梁,紫箫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用来比喻女子的身姿
【注释】 1. 秋日西楼晚眺:秋天的傍晚登高眺望。 2. 风力峭,雁声寒:秋风劲吹,雁鸣声凄惨。 3. 象管鸾笺整日闲:象管笔和鸾笺纸整天闲着不用。 4. 独倚危楼凝望处:独自倚靠着高楼远眺之处。 5. 淡烟疏雨暗遥川:淡淡的烟雾,稀疏的雨点映照着遥远的河流。 【赏析】 《赤枣子·秋日西楼晚眺》是北宋词人柳永的作品。全词以景起兴,借自然景物之描绘,抒发了羁旅行役者漂泊不定、仕途坎坷的哀伤情怀。
这首诗写一位女子对情人的思念之情。 “花袅袅,叶萋萋”,描写了花朵娇艳、绿叶繁茂的春天景色,为下文的相思之情作铺垫。 “并禽相唤压枝低”,描绘了一对鸟儿在枝头相呼相唤,相互靠近的景象,寓意着恋人之间的亲密无间,也为下文的女子相思之情作铺垫。 “停绣见来愁不语”中的“停绣”指的是女子手中的绣品,她看到绣品上的图案后,陷入了沉思
注释:淅淅沥沥的风雨,细细密密地飘洒。难怪春天的忧愁如此绵长,因为春雨绵绵不绝地落下。记不真切如同梦境,醒来时隔着一重帘幕。 赏析:这首词写闺中女子因春夜风雨而怀人思远,以迷离恍惚之笔触抒发了相思之情。上片写风和雨的细密,渲染了凄清的氛围,暗示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忧伤。下片写春夜的风雨使她难以入眠,更增添了她心中的愁苦。全词意境幽深婉约,情感细腻真挚
注释: 排开锦缎的蜡烛,响彻银笙的声音。在桂堂东畔敞开了云屏。月落星稀,骑士嘶鸣四散,绣帏中莲脸的人儿等待相迎。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贵族宴会的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贵族们的豪华和奢靡。 上片开头“排锦烛,响银笙”,以排锦烛和响银笙为画面,营造出一种热闹非凡的气氛,使人仿佛置身于那华丽的宴会之中,感受到贵族们的豪放和张扬。 接着“桂堂东畔敞云屏”,描绘出了宴会场地的背景
【注释】 1. 排蕙户:推开了兰花门。蕙,一种香草;兰,兰花。 2. 启兰扃:打开了兰花的门。 3. 香残雀尾缕烟轻:指兰花的幽香已经消散殆尽。 4. 软金偎软玉:形容女子娇艳妩媚。 5. 锦前程:美好的未来前程。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男女欢会的情景。上片写女主人公挑帘相见,开锁迎宾。下片写两人相会后,彼此情意缠绵。全词语言通俗,形象生动,表现了男欢女爱的生活场景
注释: 排开锦缎的蜡烛,响彻银笙的声音。在桂堂东畔敞开了云屏。月落星稀,骑士嘶鸣四散,绣帏中莲脸的人儿等待相迎。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贵族宴会的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贵族们的豪华和奢靡。 上片开头“排锦烛,响银笙”,以排锦烛和响银笙为画面,营造出一种热闹非凡的气氛,使人仿佛置身于那华丽的宴会之中,感受到贵族们的豪放和张扬。 接着“桂堂东畔敞云屏”,描绘出了宴会场地的背景
【注释】捣练子:一种古代民歌体裁,通常四句为一段。风峭紧:风吹得像刀割一样锋利。月模糊:月亮看不清楚。 译文: 风如刀割,月光模糊, 织布声高高低低,忙中有序, 我欲寄出芦河书信一封, 边塞的霜不要等染红关榆树。 赏析: 《捣练子》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这首词写边塞戍妇的思夫之情。上片描写了月夜女将的辛勤织布,表现了她对丈夫的思念和对战争的厌恶。下片则写出了边关寒苦的生活环境和戍妇的痛苦心情
捣练子:庭静峭,月昏黄。捣练声高夜正长。万绪千丝提不尽。随风和恨过西墙。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显凄凉的画面。在深夜中,庭院显得特别寂静,月亮也显得有些昏暗。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位女子正在努力地捣制着衣服,她的动作伴随着夜的深沉和月光的斑驳。然而,无论她如何努力,似乎都无法完全理清内心的千丝万绪。 诗中的“捣练声高夜正长”通过声音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时间上的延绵与情感上的深远。夜深人静时
湘水神。 湘水神。 黄陵的歌声和舞蹈随着时间的变迁而不断更新。夕阳西下之时,江边的春草绿油油一片,湘水神灵含情地唱着歌,含怨地舞着姿,还带着几分忧郁的神情。 注释: 1.潇湘神:这是一首描写湘水神灵的词。潇湘,指湖南省一带的山水。神,指湘水神灵。 2.以上二调俱相似,实不同:以上两句的意思是说,这首词与上一首词虽然都是描写湘水神灵的,但是它们之间是有所区别的。 3.湘水神:湘水神灵。 4.湘水神
【注释】潇湘神:一种曲调名。刘宾客体:即刘禹锡的《踏莎行》体。以上二调俱相似,实不同,宜细辨之。湘女祠:相传是舜妃娥皇、女英在湘水之滨的庙宇,她们曾以湘竹为箫,吹奏《南风》之曲,使湘水为之回旋。 【赏析】此词写湘女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坚贞情意。“靓”是美丽的意思,“俨”是端庄的意思。湘江之畔,一位湘女伫立凝望。她的美丽端庄,令人想起那“落花啼鸟”的春天景色。然而,春天已经过去,落花飞鸟,都已成为往事
渔父四时词 暖入冰池云母澌。东风如炙雨如脂。 风笠影,雨蓑丝。妆点玄真一首诗。 注释: 暖入冰池云母澌。东风如炙雨如脂。——春风暖和地吹过,就像把冰层融化成水,又像是火辣辣的太阳,雨也像油脂一样滋润。 风笠影,雨蓑丝。妆点玄真一首诗。——风吹动渔夫的斗笠,雨打湿了蓑衣,就像是给玄真子(指隐士)的诗作增添了装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首句“暖入冰池云母澌”,以“冰池”起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