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胡无生还,此己非不知。
谓当弃一人,所活千万余。
中原有父母,奋身靡敢私。
悠悠河阳桥,生死从此辞。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出塞》。

诗句翻译:

  1. 击胡无生还,此己非不知。
  2. 谓当弃一人,所活千万余。
  3. 中原有父母,奋身靡敢私。
  4. 悠悠河阳桥,生死从此辞。

关键词注释:

  1. 击胡:指参与战争,抗击匈奴。
  2. 生还:活着回家。
  3. 此己:自己。
  4. 谓当:应该。
  5. 死:死亡。
  6. 活:保全,保存。
  7. 万:无数。
  8. 中:这里指中原地区,即中国中部。
  9. 父母:父母亲。
  10. 奋身:奋勇,不顾一切地。
  11. 靡(mǐ):通“暮”,没有。
  12. 河阳桥:古迹名,位于今河南省孟县南。
  13. 从此:从那时起,指战死沙场的那一刻。

赏析:
这首诗是王昌龄在边塞诗中的代表作之一,表现了士兵在战场上的悲壮与英勇。首句“击胡无生还”,表达了士兵们对战争的恐惧和不愿参战的心情。然而,面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他们不得不义无反顾地奔赴战场。第二句“此己非不知”,则揭示了他们内心的矛盾和挣扎。第三句“谓当弃一人,所活千万余”,进一步展现了他们为国家、为人民舍小家为大家的英雄气概。第四句“中原有父母,奋身靡敢私”,表达了他们对父母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个人安危的置之度外。最后一句“悠悠河阳桥,生死从此辞”,描绘了他们在战火纷飞中踏上战场的情景。整首诗通过描绘士兵们的英勇行为,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