舣棹闲登泗上亭,残碑犹载旧时铭。
鹿亡自合归隆准,蛇断何为泣素灵。
芒砀山头云漠漠,沛丰城下水泠泠。
大风急起歌台莫,舟子开帆未肯停。
【注释】
分题得泗亭怀古送友别:题目是《分题》诗,写于送别朋友的时候。泗亭:旧址在今山东济宁东南。隆准:即鲁恭王刘馀(公元前521-前479年),封在泗水一带,曾在这里建立过许多建筑。素灵:指汉高帝刘邦,他曾与泗水亭长相遇,并赐给这位亭长酒喝。芒砀山:山名,在沛县东。沛丰城:在今江苏沛县西南。泠泠:水流声音。
大风急起歌台莫,舟子开帆未肯停:风急,歌声不能发出,故云“歌台莫”。帆:船帆。
赏析:
此诗写诗人送别友人时对历史遗迹的凭吊,以及由此而生发的感慨。开头两句写景,点明送别的地点和时间,为全诗定下了气氛。接着三、四句由眼前景物引发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五、六句又进一步从历史的兴衰联想到现实的变化,最后一句则表明诗人对现实的不满,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首联以“舣棹闲登泗上亭”起笔,点明了送别友人的时间和场所。这里“闲登”二字,既点出了天气之晴好,也写出了诗人轻松的心情。“残碑犹载旧时铭”,这一句是说,泗上亭的旧址上仍然立着一块残破的石碑,上面刻有当年刘馀所立的“泗亭”二字。诗人登上泗上亭,面对这块石碑,心中涌起无限感慨。
次联“鹿亡自合归隆准,蛇断何为泣素灵”,是诗人凭吊泗上亭时的联想。“鹿亡”句用“鹿亡”比喻“龙逢自杀”,而“自合”则暗用了“龙逢作忠而死,比干见醢而卒”的故事。“蛇断”则指“比干剖心而死”。这两句的意思是,像龙逢这样的贤人,因被纣王迫害而自杀,像比干这样的忠臣,因进谏被商纣王杀死,他们的死都是因为“何为”(为什么会这样)的缘故啊!作者通过这一联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上一些忠臣烈士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也表现了他们忧国爱民的高尚品质。
颈联“芒砀山头云漠漠,沛丰城下水泠泠”,是写眼前景色。“芒砀山头”即芒砀山,在今山东巨野东北;“沛丰城下”即沛水之滨,即沛县县城附近,属山东地区。这两句是说,站在芒砀山头的高处放眼四望,只见茫茫白云;而在沛丰城南边流过的沛水,潺潺细语,似乎在低声诉说什么。这两句诗通过对周围景物的描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远方。
尾联“大风急起歌台莫,舟子开帆未肯停”,是诗人送别友人之后,面对眼前景象而产生的感慨。“大风急起”四字,既写出了当时的气候特点,又暗示了作者心情的变化。“歌台莫”就是“歌声不能发出”。“舟子开帆”四字是说,船夫打开船帆准备离岸。这两句是说,当一阵大风刮起,歌声不能发出时,船夫才打开船帆准备离开这个离别的地方,但诗人却不愿就此离去。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依依不舍的感情,又表现出他不肯就此罢休的斗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