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襟潇洒更疏通,燕喜应知有古风。
一曲清歌番子夜,百壶春酒醉新丰。
更收残漏霜初下,云度轻绡月淡笼。
千载南楼传故事,庾公高兴与今同。
【注释】
和王廷器检讨夕宴李挥使东轩诗三十首:王廷器是作者的朋友,李挥使也是作者的朋友。
燕喜:指《燕喜篇》,乐府相和歌名。
番子:指南朝的少数民族。
庾公:即庾信,字子山,南朝梁诗人。高兴:指庾信在江陵时,曾与王、李等文士同赋诗饮酒。
【赏析】
这首诗作于天宝六载(747)。当时诗人正任太子中舍人,为王、李二人所推崇和欣赏,于是两人便请他写些应制之作。此诗即为其中之一。
首联两句是写宴会上的情景。“胸襟潇潇洒,疏通”句意是说主人心胸开阔,通达无碍。“燕喜应知有古风”,燕喜即燕乐,指歌舞音乐。意思是说,在座的宾客们听了这些乐曲,一定会想起古代的风流韵事。这两句是说,这次宴会上的音乐很美,足以引起人们的联想,让人回忆起那些古人的风雅之事。
颔联两句是写宴会上的酒宴。“一曲清歌”是指宴席上有人弹唱《清商曲》,而“番子夜”则暗指宴席上有人演奏《清商曲》的异国风情。“百壶春酒醉新丰”则是指宴会上有人敬献了美酒,让人沉醉在新丰的美酒之中。这两句是说,这次宴会上的酒宴很美,足以让人们陶醉其中。
颈联两句是写宴会上的月景。“更收残漏霜初下”,指的是宴会上有人弹奏琴瑟,将月亮的残辉收入杯中;“云度轻绡月淡笼”,则是说宴会上有人用轻纱遮住月光,让月光透过轻纱照在人们的脸上。这两句是说,这次宴会上的月景很美,足以让人陶醉其中。
尾联两句是写宴会上的历史故事。“千载南楼传故事”,指的是宴会上的人会讲起历史上的故事,让人回味无穷;“庾公高兴与今同”则是说,宴会上的人也像庾信一样高兴得难以自制。这两句是说,这次宴会上的历史故事很美,足以让人陶醉其中。
整首诗通过描绘宴会上的情景、酒宴、月景以及历史故事,表现了宴席上的气氛和气氛中的人们的心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气氛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