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龙骧已载途,甲光映日似银铺。
百年礼乐逢昭代,万古山河壮帝都。
朝士蕃王齐觐谒,黄童白叟竞携扶。
词臣归从銮舆后,惟听嵩高振地呼。
译文:
扈从谒陵十咏·驾出都城
清道龙骧已载途,甲光映日似银铺。
百年礼乐逢昭代,万古山河壮帝都。
朝士蕃王齐觐谒,黄童白叟竞携扶。
词臣归从銮舆后,惟听嵩高振地呼。
注释:
- 扈从谒陵十咏·驾出都城:这是一首描绘皇帝出行的诗,描述了皇帝出行的场景和氛围。
- 清道龙骧已载途:清道(清扫道路)、龙骧(形容车马气势雄壮)已载途(指皇帝的车已经上路)。
- 甲光映日似银铺:甲(铠甲)光(光芒)映日(太阳),似银铺(像银色的布铺在地上一样)。
- 百年礼乐逢昭代:百年(一百年的历史)、礼乐(礼仪、音乐)逢昭代(遇到美好的时代)。
- 万古山河壮帝都:万古(一万年的历史)、山河(山河壮丽)、壮帝都(使帝王的都城显得壮丽)。
- 朝士蕃王齐觐谒:朝士(朝廷的官员)、蕃王(少数民族的首领)齐觐谒(一同进见拜见)。
- 黄童白叟竞携扶:黄童(黄色头发的孩子)、白叟(白发的老人)、竞携扶(竞相搀扶)。
- 词臣归从銮舆后:词臣(诗人或文官)、归从(跟随)銮舆(皇帝的马车)。
- 惟听嵩高振地呼:嵩高(嵩山,古代传说中的神山)、振地呼(像神山一样在地面上发出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扈从谒陵十咏中的一篇,描绘了皇帝出行的盛况。诗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对仗等,使得诗歌语言生动形象。同时,通过对皇帝出行的场景和氛围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国家的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