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壶素楮墨淋漓,写出扶疏带雨枝。
湘浦啼痕秋作点,淇园翠色晚含滋。
窗前把酒闲吟处,篷底停桡独听时。
沧海新波添几尺,长竿欲系钓鳌丝。

【解析】

“题竹”是一首七绝。题目是诗眼,是解题的钥匙,所以首先要注意理解标题的含意。此诗首句点题,次句写竹子的姿态,第三、四句写竹子的颜色,第五句写竹子的环境,第六句写竹子的情态,最后两句描写竹子的生长状态。“金壶”、“素楮”“淋漓”、“扶疏带雨枝”、“湘浦啼痕秋作点”、“淇园翠色晚含滋”、“窗前把酒闲吟处”、“篷底停桡独听时”都紧扣题目中的关键词来写。

【答案】

译文:

金色的笔蘸着白色的纸墨,写出了枝叶扶疏、带有细雨的竹子。

湘水边啼哭的鸟儿在秋天留下的斑斑泪痕,就像淇园里那青翠欲滴的色彩,映衬出一片晚霞。

窗前的我拿着酒杯静静地吟哦,船尾停着小舟独自倾听。

沧海之中新涨的水波添了几尺高,长竿想要系上钓鳌丝。

赏析:

全词以写景为主,抒发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

首句“金壶素楮墨淋漓”,金壶,指金杯;素楮,指白纸。用“金壶”“素楮”来形容墨色浓重,可见诗人作画之用心良苦。次句“写出扶疏带雨枝”,写竹子的姿态。“扶疏”,形容竹子茂盛挺拔;“带雨”,指竹子上的露珠。“扶疏带雨”是竹子生长旺盛的形象写照,也是诗人笔下竹子的生动形象。

三、四句“湘浦啼痕秋作点”,“淇园翠色晚含滋”。湘浦,指湘江一带;淇园,指淇水边的园林。“秋作点”,是说湘江两岸,秋风吹过,树叶落尽,露出斑斑点点的树桩;“晚含滋”,则说淇园里的树木,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绿油油、生机勃勃。这两句写湘江两岸和淇园里秋天的风景。

五、六句“窗前把酒闲吟处”,写诗人在窗前举杯饮酒,悠闲地吟哦诗句。“篷底”句“篷底停桡独听时”,是说船篷下面停着船桨,独自静心倾听。这两句写诗人乘船游览的情景。

末句“沧海新波添几尺,长竿欲系钓鳌丝”,则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沧海中新涨的水波添了数尺高,诗人准备用长竿系住钓鳌丝去垂钓。这两句表现了诗人乐观开朗的性格特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