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雁年年去复归,此身陷敌若为飞。
心情流水趋沧海,世事浮云变白衣。
出塞哀笳声袅袅,当筵角旋舞霏霏。
阳关北望伤神处,蔓草寒沙道路非。
诗句解释:
和胡炼绣衣昭君词:这是一首模仿昭君出塞故事的诗歌,通过“绣衣”和“昭君”这两个关键词来描绘。昭君是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为了国家的利益,远嫁匈奴王单于。诗中的“绣衣”象征着她的装束,而“昭君词”则表明了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昭君的故事或形象。
旅雁年年去复归:这句诗描述的是大雁每年都会迁徙,春天向南飞往温暖的南方,秋天则向北回归到寒冷的北方。这里用大雁作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时间和空间流转的感慨。
此身陷敌若为飞:这里的“此身”指的是诗人本人,他/她身处困境或危险之中,而“若为飞”则是在问自己如何能够像大雁一样自由地飞翔。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不安。
心情流水趋沧海:这句诗以“心情”开头,描述了诗人的心情如同流水一般不断涌动,而“趋沧海”则暗示了这种情感的流动最终会流向大海,象征着一种宽广和深远。
世事浮云变白衣:这里的“浮云”常用来形容世事变幻无常,就如同天空中飘动的白云一样,而“白衣”通常与医生的形象相联系,因为医生的白大褂常常被看作是白色的。这句诗可能是在比喻世事如云,变幻莫测,而医者的白衣则代表了他们的职业和使命。
出塞哀笳声袅袅:出塞是古代一种出征的习俗,这里指诗人可能正在边疆或前线。哀笳声则给人一种悲伤凄凉的感觉,可能是因为战争、离别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哀愁。
当筵角旋舞霏霏:这里的“当筵”指的是宴会或者庆祝的场合,“角旋舞”是一种舞蹈动作,形容舞蹈时头部和身体的动作非常优美。这里的“霏霏”形容舞蹈时衣袂飘飘的样子。整句诗描绘了在宴会上欢快舞蹈的场景。
阳关北望伤神处,蔓草寒沙道路非:阳关是古代著名的关口,位于甘肃敦煌一带,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关口之一。这句诗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在送别朋友或告别战场时的伤感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前方道路的艰难险阻。
赏析:
此诗以“昭君词”为题,模仿昭君出塞的故事,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通过描绘旅雁、大雁、心情等意象,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转、世事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于生死、离别的深深忧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