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蒲翳拳石,秀碧浮东海。
龙骨自紏缠,霜须更潇洒。
九节信通灵,四时常不改。
不遇九疑仙,中流复谁采。
【注释】
青蒲:即菖蒲,古人认为有避邪的作用。石蒲画:石上雕刻的图案。
翳(yì):遮盖。拳(quán):石头,这里作动词,是说石头覆盖着。
秀碧:指石上的青绿色。浮:漂浮,这里指被水覆盖。东海:此处以东海比喻水,意指水波荡漾。
紏(léi):缠缚。龙骨:传说中龙的脊骨。这里指水中的龙。
霜须:形容水色白,如霜一般洁白,这里指水的颜色。更:更加,这里强调程度。潇洒:形容姿态优美。
九节:泛指仙人。信:相信。通灵:与神灵相通。
四时:一年四季。不变:始终如此。
不遇:没有得到赏识或重用。九疑:山名,在今湖南江永县北。仙:指仙人。
复谁采:没有人来采摘。
【赏析】
《石蒲画二首》,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通过描写石蒲画的自然形态和神韵,以及它的美丽动人之处,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前两句写青蒲覆盖石上的画面,青蒲翠绿而茂盛,犹如给岩石披上了一层绿色的纱衣。“秀碧浮东海”,则进一步描绘了青蒲翠绿、茂盛的样子,仿佛青蒲在东海中漂浮,给人一种静谧、清新的美感。
后两句则是对青蒲画的神韵进行赞美。“龙骨自紏缠”,这里的“龙骨”指的是水中的龙,而“紏缠”则形象地描绘了龙在水下游动的情景。“霜须更潇洒”,则进一步描绘了龙身上的白色鳞片在阳光下闪烁的情景,给人以优雅、庄重的感觉。
后两句则是对青蒲画的美丽之处进行了进一步的赞美。“九节信通灵”,九节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九个台阶,也可以理解为仙人的阶梯,意味着青蒲画具有神奇的魅力,能够引起人们的敬畏之情。“四时常不改”,则进一步表明青蒲画的美丽永恒不变,无论春夏秋冬,它都能展现出不同的风采。
整首诗通过对石蒲画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和魅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