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有佛名浮屠,形神寂灭久已殂。
何年委此趾与颅,流传震旦惟其徒。
唐宗信重如琏瑚,遥自凤翔迎至都。
韩公抗疏恳伏蒲,愿投水火斥其诬。
忤旨谪逐瘴海隅,迢迢远道劳驰驱。
于时严冬雪载涂,蓝关秦岭云模糊。
老成有子字清夫,冒寒慰劳惊相呼。
作诗示意嗟可吁,衰朽之骨其收吾。
一身不惜万里徂,人心复正赖公扶。
曾闻顷刻金花敷,诗联涌出此则符。
湘乎仙乎知有无,至今画史写作图。
雪拥蓝关图
西方有佛名浮屠,形神寂灭久已殂。
何年委此趾与颅,流传震旦惟其徒。
唐宗信重如琏瑚,遥自凤翔迎至都。
韩公抗疏恳伏蒲,愿投水火斥其诬。
忤旨谪逐瘴海隅,迢迢远道劳驰驱。
于时严冬雪载涂,蓝关秦岭云模糊。
老成有子字清夫,冒寒慰劳惊相呼。
作诗示意嗟可吁,衰朽之骨其收吾。
一身不惜万里徂,人心复正赖公扶。
曾闻顷刻金花敷,诗联涌出此则符。
湘乎仙乎知有无,至今画史写作图。
【注释】 1. 西方有佛名浮屠:西方佛教中有佛名为浮屠。2. 形神寂灭久已殂:指佛教认为的“形神合一”的境界是永恒的,即形体消失后,精神仍能永远存在。3. 何年委此趾与颅:何时将这脚趾和头颅奉献出来。4. 流传震旦惟其徒:传到中国只是其徒弟。5. 唐宗信重如琏瑚:唐朝皇帝对佛教十分重视,就像对待珍宝一样。6. 遥自凤翔迎至都:远从凤翔(今陕西凤翔)迎接到长安。7. 韩公抗疏恳伏蒲:唐代宰相韩愈上奏皇帝要求废除迷信活动。8. 忤旨谪逐瘴海隅:违背圣旨被贬谪到南方边地瘴疠地区。9. 迢迢远道劳驰驱:遥远的路途使人劳累奔波。10. 于时严冬雪载涂:此时正是严冬,白雪覆盖了山路。11. 蓝关秦岭云模糊:蓝关在秦岭北侧,云雾缭绕。12. 老成有子字清夫:老成之人有儿子字清夫。13. 冒寒慰劳惊相呼:冒着严寒慰问、安抚,使受惊的人感到高兴而互相呼喊。14. 作诗示意嗟可吁: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希望人们能够理解和宽恕。15. 衰朽之骨其收吾:衰老腐朽的身体要被人们收容。16. 一身不惜万里徂:我不怕长途跋涉。17. 人心复正赖公扶:恢复人的良知,需要像您这样的大德支撑。18. 曾闻顷刻金花敷:曾经听说过顷刻之间就能出现金色的花朵。19. 诗联涌出此则符:诗歌和对联涌现出来,符合符命。20. 湘乎仙乎知有无:如同湘君和湘夫人般,不知道是虚幻还是现实。21. 至今画史写作图:直到现在,画家们还以您为题材进行绘画创作。【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韩愈的七律。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但始终坚守儒家信仰,致力于古文运动,提倡“文以载道”,反对六朝以来的形式主义文风,倡导文以明道、文以载道的思想理念。这首诗通过描绘韩愈在贬谪过程中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世界,表达了作者对韩愈人格魅力的深深敬仰,同时也揭示了韩愈思想主张对于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