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冠本是仙者徒,惯写万壑云模糊。
酒酣袒跣倒墨汁,兴意所到成狂呼。
长林蔽亏知远近,野水微茫疑有无。
包藏元化在胸臆,不让前代方方壶。
平日相闻不相识,往往缣藤睹真迹。
定应缩地术通灵,雁荡匡庐移咫尺。
空山无人耕白云,但见家家横屋脊。
我欲寻幽一问奇,不知谁是扬雄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题彭道士山水画》。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黄冠本是仙者徒,惯写万壑云模糊。
    黄冠:指道士的头巾。仙者徒:指道士。万壑:指山涧。云模糊:形容山水画中云雾缭绕的景象。
    译文:道士头戴黄色帽子,本就是修炼成仙的人,他擅长描绘连绵不绝的山谷间飘渺的云雾。

  2. 酒酣袒跣倒墨汁,兴意所到成狂呼。
    酒酣:指喝酒喝到畅快淋漓的时候。袒跣:脱掉脚上的鞋。倒墨汁:倾倒黑色的墨水。兴意所到:兴致所至,意欲表达的意思。狂呼:大声呼喊。
    译文:在酒精的作用下,他脱下鞋子,倒出黑色的墨水,尽情地呼喊,表达自己的情感。

  3. 长林蔽亏知远近,野水微茫疑有无。
    长林:指的是远处的树林。蔽亏:遮挡、遮蔽。知远近:知道距离的远近。野水:野外的水。微茫:模糊不清的样子。疑有无:怀疑是否真的有水存在。
    译文:在远处的树林中,树木茂盛遮蔽了视线,让人难以分辨远近。野水在视野中显得模糊不清,让人怀疑它是否存在。

  4. 包藏元化在胸臆,不让前代方方壶。
    包藏:包容、包含。元化:宇宙万物的变化。胸臆:内心。不让对方(前代)超越自己。方方壶:古代的一种器物,形状像方方正正的容器。
    译文:他的心胸包容着天地万物的变化,不让别人超越自己。

  5. 平日相闻不相识,往往缣藤睹真迹。
    平日:平常的日子。相闻:互相听闻。不相识:不认识。缣藤:丝织品。真迹:真迹作品。
    译文:平常的日子里我们彼此并不认识,但偶然见到丝织品上的作品,却能认出这是真正的原作。

  6. 定应缩地术通灵,雁荡匡庐移咫尺。
    定应:一定应该。缩地术:一种传说中可以缩小空间的法术。通灵:与神灵相通。雁荡:山名,位于浙江。匡庐:庐山的别称。移咫尺:移动近在眼前。
    译文:一定有一种能够通灵的法术,可以将雁荡山和庐山移动到近在眼前的位置。

  7. 空山无人耕白云,但见家家横屋脊。
    空山:空旷的山。无人:没有人居住。耕:耕种。白云:山上的云雾。横屋脊:房屋的屋脊横跨在天空中。
    译文:在一个空旷的山中,没有人家居住,只见到每家每户的屋脊都横跨在天空中,仿佛与白云相连。

  8. 我欲寻幽一问奇,不知谁是扬雄宅。
    我:作者自己。寻幽:寻找幽静之处。一问奇:提出一个问题来探求其中的奥秘。扬雄:古代著名的文学家,这里可能暗指某处与扬雄相关的神秘之所或文人雅士的隐居之地。
    译文:我渴望寻找一处幽静的地方来询问其中的奥秘,但不知道那里是哪一位扬雄的住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