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宗盟四十年,暮途真契少林禅。
云扶砥柱千秋壮,日揭灵光万古悬。
虎帐韬钤聊偃息,鸡林词笔竞流传。
无论片诺登龙易,大雅堂深列管弦。

【注释】

抵新安:来到新安。

访汪司马:拜访汪伯玉,即汪元量,南宋遗民诗人、词人,字伯玉,号水云,晚号寄闲老人、孤云寡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艺苑宗盟:艺术界领袖。

暮途真契少林禅:在晚年时期真正体会到了少林寺禅宗的真谛。

云扶:云朵的支撑。砥柱:山名,位于洛阳市南。

日揭:阳光照耀。灵光:佛性,佛家语,指佛的本性。

虎帐韬钤:指兵书战策。偃息:停息。

鸡林词笔:形容文辞华美。竞流传:争相传颂。

片诺:微薄的承诺。龙易:帝王之易,比喻地位高升。

大雅堂深列管弦:指高雅的殿堂里演奏着美妙的音乐。

【赏析】

本诗是作者访问新安(今浙江省淳安县)汪伯玉时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意在赞颂汪伯玉的诗作与为人,表达了诗人对其才华和人格的钦佩之情。

首联“艺苑宗盟四十年,暮途真契少林禅”,开篇即表明自己与汪伯玉相识已久,共襄艺术之盛举,共同追求禅宗真谛。这里的“宗盟”指的是艺术界的领袖人物,而“暮途真契少林禅”则暗含了人生经历与禅宗思想相结合的内涵,表达了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和认同。

颔联“云扶砥柱千秋壮,日揭灵光万古悬”,进一步赞美汪伯玉的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云扶砥柱”比喻汪伯玉像一座屹立在风雨中的砥柱山一样坚韧不屈;“日揭灵光”则是指他的诗歌如同太阳般灿烂辉煌,照亮了人们的心灵。这两句诗既表现了汪伯玉的艺术成就,也体现了他对禅宗精神的追求。

颈联“虎帐韬钤聊偃息,鸡林词笔竞流传”,则是描述汪伯玉在军政事务中的智慧与才能,以及他在文学上的成就。“虎帐韬钤”指的是战场上的策略和智慧;“鸡林词笔”则是指他在文学创作上的才华,二者都反映了他多方面的才能和影响力。

尾联“无论片诺登龙易,大雅堂深列管弦”,则是总结全诗的主题,强调无论在何种境遇下,汪伯玉都能保持自己的风格和原则,不被权力所动摇。同时,他也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使得高雅的殿堂里能够演奏出美妙的音乐。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汪伯玉的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也表达了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和认同,是一首优秀的咏史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