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袂风沙赤日昏,长安西曲乱云屯。
花前一驻黄金勒,树里频呼白玉尊。
汉柱文章高八斗,燕台弦管落千门。
竹林嵇阮俱陈迹,突兀灵光尚帝阍。

熊茂初蔡伯华袁景从招集刘仲修园亭

掩袂风沙赤日昏,长安西曲乱云屯。

花前一驻黄金勒,树里频呼白玉尊。

汉柱文章高八斗,燕台弦管落千门。

竹林嵇阮俱陈迹,突兀灵光尚帝阍。

注释:
熊茂初、蔡伯华、袁景从:指三人的姓氏,可能是诗中的主宾或诗人的友人。刘仲修:指刘仲修这个人,可能是园亭的主人。掩袂:遮掩衣袂的样子,形容风沙很大。风沙:指风沙弥漫的景象。赤日:红色的太阳,形容天气炎热。昏:昏暗,形容天色阴沉。长安西曲:指长安城的西边一带。乱云:纷乱的云彩,形容天气变化无常。花前一驻:在花丛中停下来休息。黄金勒:指装饰华丽的马笼头,比喻地位高贵的人。树里:树林中。白玉尊:用白玉制成的酒杯,比喻珍贵的酒器。汉柱:汉代的柱子,指坚固的建筑。文章:文章的才华。高八斗:形容才华极高,可以与北斗星相比拟。燕台:古代的歌舞场所,这里指歌舞升平的地方。弦管:乐器,弦乐与管乐的总称,这里用来描绘热闹的气氛。竹林:泛指幽静的山林,也常用来指文人雅士的聚集地。嵇阮:指嵇康和阮籍,两位著名的魏晋时期文人。陈迹:留下的痕迹或故事。突兀:高耸入云的样子,形容高峻的山峰。灵光:道教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地方,这里借指山巅。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次盛大的聚会,地点是刘仲修的园亭。诗中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宴会的热烈气氛。首句“掩袂风沙赤日昏”,以强烈的视觉形象表现了风沙遮天蔽日的场景,为后文描绘园亭内的豪华场面奠定了基础。接着,“花前一驻黄金勒,树里频呼白玉尊”两句,则细腻地刻画了宾客们的到来和他们带来的欢乐氛围。他们停在花丛中,呼唤着珍贵的美酒,营造出一种富贵而闲适的气氛。

第三联“汉柱文章高八斗,燕台弦管落千门”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宴会的盛大和高雅。这里的“汉柱”和“燕台”象征着庄重和辉煌,而“文章高八斗”和“弦管落千门”则展示了音乐的丰富和华丽。这两句话不仅赞美了主人的品味和能力,也体现了宾客们对这种场景的赞赏。

最后两联“竹林嵇阮俱陈迹,突兀灵光尚帝阍”则是对整个宴会的总结和升华。这里的“竹林”和“嵇阮”指的是古代的文人雅士,而“突兀灵光”则暗指山巅的壮丽景色。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内涵,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