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酒都亭落日悬,清霜红叶舞离筵。
长驱骏足燕台上,少别螭头汉殿前。
秋事转深陶令菊,归期曾约远公莲。
东风韦曲花千树,早发浔阳下濑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送谢友可还临川”,然后分析诗句,把握诗中形象、情感,理解诗句的含义,注意要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词,体会诗人的情感。最后根据这些展开联想作答即可。

【答案】

译文:斗酒后在都亭落日中畅饮,清霜染红了红叶,舞动在空中的离筵上。长驱直入骏足奔驰于燕台,少了与好友别于螭头汉殿前。秋意渐浓,陶令的菊花更香,归期曾约好远公的莲蓬。东风拂来韦曲的万树花,早发船从浔阳出发。

赏析:

首句写诗人与友人饯别的盛况。“斗酒”点明送别时间之短,而“都亭”则交代了饯别的地点。“落日悬”写出了时间是在傍晚,“悬”字用得好,使画面显得生动有力,也表现出诗人对朋友的一片深情。

二句写饯别宴上的情景。“清霜红叶”是说席间有红叶,且被清霜打过;“舞离筵”则说明这是一场离别宴席,宴席上的歌舞表演,是饯别时不可缺少的节目,它渲染了一种欢乐的气氛。这两句诗虽然写的是一般宴会上常见的景物,但因为诗人感情的投入,所以写得十分生动感人。

三句写饯别宴席结束,分别在即。“燕台上”,指的是京城长安附近的一个著名游览胜地,这里代指皇帝的御苑。诗人与友人告别时,心情十分激动,“少别”二字道出了这种情绪。“螭头汉殿前”一句,诗人以典出己,表现自己不愿做官的志向。“螭头”是指古代宫殿门上的装饰,这里借指皇帝的御苑,表明诗人不愿做官,只想在友人离开京城时为他送行。

四句写别后思友之情。“秋事转深”,是说天气转凉,秋意渐浓了。“陶令”,指晋人陶渊明,他曾做过彭泽县令,因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辞官而去,后归隐田园,故称陶令。“秋菊”是说他种的菊花已经开得很好了。“归期曾约”意思是说曾经约定过你什么时候回来,如今你就要走了。“远公莲”是指晋人慧远法师种的莲花,慧远法师曾在庐山东林寺结庐而居,他在那里种莲花,并经常去欣赏。“莲蓬”就是莲子,这里借指慧远法师。“曾约”是说曾经约定过你什么时候回来,如今你就要走了。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你秋天来了,我的菊花也开得正好,我也曾约定你什么时候回来啊!现在你就要走了。

尾联写诗人在饯别宴席上看到韦曲一带盛开的花朵,便想起友人将要远行,便早早地催船出发,准备送友人远行。“东风”是春天的象征,也是送别的象征,韦曲的花千树,正是春风吹来的季节,诗人希望友人在外一帆风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