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行装发潞河,都亭握手听骊歌。
倾残竹叶能留否,飞尽桃花奈别何。
郢里雪深词客到,阳台云满逐臣过。
鸾笺十样饶春色,蚤寄西征向绿萝。
送崔子玉之川中
细雨行装发潞河,都亭握手听骊歌。倾残竹叶能留否,飞尽桃花奈别何。 郢里雪深词客到,阳台云满逐臣过。鸾笺十样饶春色,蚤寄西征向绿萝。
注释
细雨:形容小雨如丝。
行装:行李和装备。
发潞河:从潞河出发。
都亭:古代官署名,指京城的亭台。
骊歌:古代的一种音乐名称,此处代指分别时的音乐。
倾残:倾倒、用完的意思。
留否:是否能够留下。
飞尽:花凋零,落尽。
郢里:古地名,这里代指一个地方。
词客:诗人,文人。
阳台:传说中的神女居住的地方。
鸾笺:用金线绣成的书信封面,比喻珍贵的书信。
早:早早地。
绿萝:植物名,象征长寿或吉祥。
译文
细雨时节整理行囊从潞河出发,在都亭与我握手话别聆听骊歌。能否把酒尽饮不留遗憾,看那花瓣飘落我怎能不悲伤。
在郢地大雪纷纷词人来到,阳台云雾缭绕我被贬逐出境。十种不同的信笺都带着春天的气息。赶快给我写一封表达我的心意的信吧。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一首送别诗。诗中描绘了一幅离别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友人深深的祝福和不舍之情。首联写送别之时,天气细雨绵绵,作者整理行装准备启程;颔联通过询问友人是否能够带走一些物品来表达自己的不舍;颈联则以神话传说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尾联则是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