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朝临玳瑁筵,斑衣垂手画堂前。
双金突兀高燕市,片玉荧煌映婺躔。
青鸟未归天外使,苍虬长逐地行仙。
帘前认我东方朔,一摘蟠桃又几年。

诗句原文:

紫色朝临玳瑁筵,斑衣垂手画堂前。双金突兀高燕市,片玉荧煌映婺躔。青鸟未归天外使,苍虬长逐地行仙。帘前认我东方朔,一摘蟠桃又几年。

译文:
紫色朝露洒满玳瑁宴席,身着斑衣的妇人在画堂前垂手而立。双金装饰的饰品在高燕市上显得格外醒目,片玉闪烁的光芒映照着婺源的星辰。青鸟未能归来,如同天外使者一般,苍龙则一直追逐着地行仙人的踪迹。帘前认出了我是东方朔,摘下蟠桃又过了几年。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以寿吴太学母七秩为主题,表达了对母亲长寿、健康和幸福的美好祝愿。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首句“紫色朝临玳瑁筵”,紫色代表着高贵和优雅,与宴会的奢华相呼应;玳瑁筵则是古代贵族宴会上的珍馐美味,象征着富贵和繁荣。这两句通过对宴会的描述,展现了吴太学母生活的富丽堂皇。

诗人用“斑衣垂手画堂前”来形容母亲穿着华丽的衣服,举止端庄,形象优雅。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母亲的地位和尊严。

第三四句“双金突兀高燕市,片玉荧煌映婺躔”,通过对比高燕市上的黄金和婺源星辰中的玉石,突出了母亲的珍贵和独特。同时,也暗示了母亲在家族中的重要地位。

第五六句“青鸟未归天外使,苍虬长逐地行仙”,借用神话元素,将青鸟比作未归的使者,暗示母亲虽然远离家乡,但仍然心系家人;苍龙长驱直入地行仙,则寓意着母亲如龙般威武,永远保持青春活力。

最后一句“帘前认我东方朔,一摘蟠桃又几年”,以东方朔自喻,表达了对母亲无尽的感激和敬爱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母亲在家庭中的重要角色和影响力。

整首诗构思巧妙,意境深远,通过对宴会、黄金、玉石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母亲的尊贵地位和独特魅力;同时,也借助神话元素,表达了对母亲无尽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