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底何来抱玉琴,一灯联袂夜堂深。
舟移九曲多云雾,笠戴双溪半雨霖。
射虎愧余终落魄,雕龙怜尔骤同心。
胡床欲起征西宴,百尺危楼望水浔。
诗句原文及翻译:
花底何来抱玉琴,一灯联袂夜堂深。
译文:
在花丛中何时得到了那把似玉般温润的琴?一盏灯笼下,我们手挽着手,在深夜的书房中畅谈。
注释:
- 花底何来:何来,何处得来,指从何处得到。此处形容琴声悠扬如花下之香气,令人陶醉。
- 一灯联袂:一灯,一盏灯笼;联袂,牵手。指两人在夜色中携手前行,共赏美景。
- 夜堂深:夜堂,指夜晚的书房;深,深重,深沉。形容夜晚书房的氛围深沉而静谧。
- 射虎愧余终落魄:射虎,比喻英勇善战;愧余,惭愧自己;终落魄,始终处于困境之中。形容自己虽然英勇善战,却始终无法摆脱困境。
- 雕龙怜尔骤同心:雕龙,比喻有才华的人;怜尔,怜惜你;骤同心,突然心意相通。形容对方虽有才华,但因某种原因突然心意相通,共同追求目标。
- 胡床欲起征西宴:胡床,古代的一种坐具;欲起,打算起身;征西宴,即出征西北的宴会。形容准备启程参加远征西北的盛会。
- 百尺危楼望水浔:百尺,形容高楼很高;危楼,危险的地方;望水浔,眺望江边水波荡漾。形容站在高楼之上,俯瞰着江边的景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情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深夜交谈的场景,以及他们在书房中畅谈时的情景。诗中的“花底何来抱玉琴”一句,用花底得来的琴声来形容琴声之美,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喜爱和欣赏。同时,“一灯联袂夜堂深”一句又展现了诗人与友人深夜长谈的意境。此外,诗中的“射虎愧余终落魄,雕龙怜尔骤同心”两句,则通过对比自己的落魄和对方的才华,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才华的珍视。最后,“胡床欲起征西宴,百尺危楼望水浔”一句,则描绘了诗人即将启程参加远征西北的宴会,以及站在高楼之上眺望江边景色的壮丽景象。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友情的美好,又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