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膝南阳下,乾坤入啸吟。
犁锄莘野重,畚插傅岩深。
大泽皇图创,中原帝胄临。
万年扶汉谊,五月渡泸心。
羽扇驱风电,蒲轮挟雨霖。
遗书穹峡外,藏甲故崖阴。
部伍归宁辑,酋豪入纵擒。
南人惭数叛,北孽戒重侵。
六出先声壮,三言后虑谌。
锦官祠柏在,黛色尚森森。

诗句解释:

  • 抱膝南阳下,乾坤入啸吟。

  • 注释: “南阳”指东汉末年蜀汉名将诸葛亮的故居。“抱膝”形容诸葛亮晚年隐居时的姿态。“乾坤”,天地,指宇宙。

  • 赏析: 首句写诸葛亮晚年隐居南阳,与世无争的宁静生活,表达了对诸葛亮高洁品格的敬仰。

  • 犁锄莘野重,畚插傅岩深。

  • 注释: “莘野”是地名,位于今四川彭山,曾是诸葛亮的耕田之地。“傅岩”指的是古代傅说(商朝大臣)居住的地方,此处借指刘备的根据地。

  • 赏析: 这句描绘了诸葛亮在故居周围辛勤耕作的情景,表现了他的淡泊名利和忠诚于国家的精神。

  • 大泽皇图创,中原帝胄临。

  • 注释: “大泽”可能是指今天的某处湖泊或沼泽地带,“皇图”即伟大的国家蓝图,这里比喻国家的治理和发展。“中原”泛指中国中部地区,古代帝王的发祥地。

  •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辅佐刘备开创基业、统一中国的赞颂,也反映了他对国家统一的向往。

  • 万年扶汉谊,五月渡泸心。

  • 注释: “扶汉谊”指的是扶持汉朝的正统,维护国家的尊严。“渡泸”是指渡过泸定桥,这里是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象征着英勇的斗争精神。

  • 赏析: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诸葛亮坚定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和勇气的敬佩,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于民族大义的深刻理解。

  • 羽扇驱风电,蒲轮挟雨霖。

  • 注释: “羽扇”是指手持羽扇,常用来象征文雅或者策略。“蒲轮”是古代的一种车驾,用蒲草编织而成。“风”和“雨”分别代表不同的气候条件。

  • 赏析: 这句描绘了诸葛亮指挥作战时的英明与果断,以及他在不同环境中都能保持镇定、从容应对的智慧。

  • 遗书穹峡外,藏甲故崖阴。

  • 注释: “穹峡”指高峻的峡谷,“遗书”是遗留下来的书籍或者信件,“藏甲”则是隐藏武器或兵甲。

  • 赏析: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遗留下来的智慧和战略的尊重,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

  • 部伍归宁辑,酋豪入纵擒。

  • 注释: “部伍”指士兵或军队,“酋豪”是当地的首领或贵族。“归宁辑”意味着平定叛乱后重新整顿秩序。

  • 赏析: 这句描绘了诸葛亮平定叛乱后恢复和平的景象,表现了他对国家安定和百姓幸福的深切关怀。

  • 南人惭数叛,北孽戒重侵。

  • 注释: “南人”指南方的人,“北孽”则可能是北方的侵略者。“数叛”指的是多次叛乱,“重侵”表示再次受到侵犯。

  • 赏析: 这句表达了对南方屡次遭受外患的遗憾以及对北方敌人的威胁的担忧,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深忧虑。

  • 六出先声壮,三言后虑谌。

  • 注释: “六出”指六次出征,“先声”是指首先发起攻击的声音或行动,“后虑谌”则是深思熟虑后的谨慎态度。

  • 赏析: 这句赞扬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认为他的先声夺人、深思熟虑的策略使得国家能够稳固发展。

  • 锦官祠柏在,黛色尚森森。

  • 注释: “锦官”是成都的一个区划,“祠柏”指祭祀诸葛亮的祠堂里种植的柏树。“黛色”是指柏树的颜色。

  • 赏析: 这是对诸葛亮祠堂的描述,表达了对其精神和成就的纪念和敬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