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列云英面,匙抄赤穬穜。
烂煨樊圃芋,细嚼夏畦菘。
汀鹜肥供案,河鲂健入𥵫。
奇毛蒐海雁,异味献家豵。
虬脯时刲鹿,羊蹯或馔熊。
烹鲜庖中窾,斫脍匠成风。
大纛思平蔡,高牙誓缚戎。
射从飞卫习,棋效积薪攻。
挟日平原畅,谈天碣石讧。
凤池延小谢,龙鲊询司空。
绝倒元平子,清言复阿戎。
三坟罗倚相,四部缮行冲。
屈宋才无敌,邹枚宴未穷。
寥寥白雪赋,千古孝王宫。
乙未仲冬朔,舟次济南大雪,作诗百二十韵。
《诗经·小雅》“六月雨雪”,毛传云:“阴气中物。”王应麟注《困学纪闻》云:“雪乃阴盛之征也。”又《月令》云:“孟冬行夏令,则苦雨数来,五谷不育。”是冬仲冬为孟冬也。此诗以仲冬写雪,故先言“鼎列云英面”,谓鼎食之器列于云英之上,云英即云英草,其色白如银也。“匙抄赤穬穜”,谓用赤穬、穜(一种大麻)的茎叶,如匙抄之状。“烂煨樊圃芋”以下十二句,皆说烹食之法。
烂煨樊圃芋:樊圃,樊川,在长安县东。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归耕应傍农耕圃”,自注云:“余尝赋《田家》一篇,以志丰年及旱干之苦。至京,有诏除田租之半。”又云“采蔬日有程,衣食亦已足”。又《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云:“衣我棉袍裳,爱我老剥啄。”又云:“粗布尚可暖”,又云“朝餐是青蒿”,则知杜甫居长安时,虽无桑麻之利,而亦无饥寒之患。今见此诗云“烂煨樊圃芋”,盖取其事以为喻,犹《黄生借书说》云“借书满架”,盖取其虚而言其实也。《庄子·逍遥游》“吾惊怖其言”,《释文》:“怖,本或作惧。”《史记·滑稽列传》云淳于髡曰:“酒酣胸胆尚开张。”《汉书·扬雄传下》云:“饮酣据杖起,挥袖出绣囊,不知东方之既白。”此二句盖取其意以为比,犹《晋书·陆机传》云:“陆机常叹曰:‘若复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盖欲效谢庄语。然“樊圃芋烂煨”与“地上霜疑是”皆寓言耳,何尝真有此理哉!
细嚼夏畦菘:菘,今所谓青菜也。按《后汉书·郭太传》:太尝食韭羹,过中庭,见儿童得钱啖之,问为何处来?儿云:“市人沽卖处拔去。”于是命子侄随往看之。太曰:“观此小子,知天下贵贱贫富矣。”此诗盖亦用此事为喻耳。按《史记·管蔡传》:蔡叔谋害周公,周公奔到洛汭,史称“周公一夕七梦”。蔡叔知之,使史佚告之。周公曰:“吾梦甚喜,是吉兆也。非尔所梦。”史佚曰:“吾策公之梦,今果然。”周公曰:“呜呼!上天成全予一人!”此言“天报施善人”,即《易·系辞上》“善者谓之宝”、“吉凶者粗者也”之义也。
汀鹜肥供案:杜诗中多言鹅鸭,如《同诸公登慈恩寺塔》“浮图积烟霞,高阁映江城,水绿随山迥,林红带郭明”,《春望》“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后游》“池光不定花光乱,日暮河桥野渡”等句皆是。此诗言鹅鸭肥大,供于案上,盖取其形似雁鹜,而其肉甘美,可以充膳也。《礼记·内则》“鱼馁去腥”,郑注云:“鱼肥者臭易散。”此诗但言肥而不言腥,盖以其肥而不臭也。
河鲂健入𥵫:河鲂,即鲤鱼。𥵫,今所谓脍也。按《史记·郦生传》:“郦食其说汉王曰:愿请谒入言荥阳,不者籍秦府兵。”《后汉书·窦宪传》:“宪遂勒兵出塞,击车师前后部。”李贤注云:“车师国名。”“前部”者,近汉时所谓河首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对曰‘朝不及夕,何以待日?’”此诗言河鲂入𥵫,盖取其味美而鲜也。《史记·项羽传》:“项羽飨士,尽吴中歌舞。”《汉书·项籍传》:“项羽飨士,设大醷,鸿门置牛斗会饮。”此诗言入𥵫,盖取其味美而鲜也。
烹鲜庖中窾:窾,音缓。《孟子》云:“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诗言庖中窾,盖取其味美而鲜也。
斫脍匠成风:《庄子·盗跖》:“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吕氏春秋》云:“楚之食熊蹯不掩其鼻。”《汉书·货殖传》云:“楚越之地,地广人众。”此诗言斫脍匠成风,盖取其味美而鲜也。
大纛思平蔡:大纛,古者建旌旗以表军容。蔡,地名,今河南汝州是也。此诗意谓思将帅之功,而欲平定中原。
高牙誓缚戎:高牙,古者立旌旗以表军容。《左传》桓公八年:“秋七月戊申朔,天王使宰孔赐齐侯胙,修好祈兵:戊辰,盟于葵丘。”杜预注云:“葵丘,卫地。”《史记·项羽传》:“项王军壁垓下。”颜师古注云:“壁者,垒也。言相持以拒战也。”《汉书·匈奴传》:“单于使使者结和亲约,厚赂单于,通使汉。”此诗意谓誓欲缚戎狄,而欲讲和好也。
射从飞卫习:飞卫,黄帝之臣。《淮南子》云:“昔者王子庆忌善养乌,日以善养其内,夜以善养其外。三日而化为鸟,三年而羽翼成矣。”此诗言射从飞卫习,盖取其善射也。《史记·樗里子传》:“樗里子请事秦昭王,王使樗里子将伐韩、魏。”《史记·苏秦传》:“赵肃侯封苏秦于洛阳十万户,号武安君。”此诗意谓学其射技,盖取其善射也。
棋效积薪攻:积薪攻,谓积柴以为火攻也。按《史记·陈涉世家》:吴广之变陈涉也,道遇大雨,涉独与其役伍者二人乘小船绝淮亡归。广不听涉计,曰:“丈夫不死,何时可复得?”卒购为广所杀。此诗意谓效积薪攻,盖取其善用兵也。
挟日平原畅:挟日,谓挟日而歌也。平原,谓郊野也。《论语》:孔子自卫反鲁,至于曲阜,鲁人以币迎孔子。孔子将命曰:“鲁人为三坛乎?”曰:“已焉哉!夫礼乐岂得废乎?”又曰:“吾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又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又曰:“天下有道,礼乐征兴,诗颂声作。天下无道,礼乐征灭,诗歌颂吟格。”此诗意谓挟日而歌,盖取其善于讽谏也。
谈天碣石讧:谈天,谓谈天道也。《庄子·天地篇》:“孔子适周,将问于老子。老子曰:丘,合矣,而未始有崖崖也;合矣,而未始有太极也;合矣,’而未始有太初也;合矣,而未始有太终也;合矣,而未始有死生。”《尸鸠赋序》:“天运循环之数,日月星辰之象。”此诗意谓谈天碣石讧,盖取天人之际也。
宋玉对楚王曰:夫鹏之徙于南冥而息北冥乎?水击三千里,抟扶摇九万里也!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兮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盈虚变化与此同耶?汤之问棘也是矣。穷发之郢徙倚乎江潭兮,南夷之乐正此言其俗与!
嗟乎!吾兹四岳之下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