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古传回向,园空认给孤。
飞轩临广莫,叠阁到虚无。
白玉中天甃,黄金大地铺。
千僧翻般若,七佛证毗卢。
默坐超人境,高凭豁帝都。
东西凌泰华,南北控燕吴。
阿閦灵光现,婆娑圣教敷。
幽明穷六道,神鬼彻三途。
岭欲腾丹鹫,碑疑下赤乌。
香林狮子伏,法驾象王扶。
净业依兰桂,空心会苾刍。
沉檀霏贝叶,茗荈浥雕胡。
板屋双扉静,绳床一袖枯。
玄谈披沆瀣,妙义发醍醐。
支遁神偏王,周颙兴未孤。
无烦畏昏黑,绝顶上浮图。

这首诗是关于西山诸佛刹的排律十首。以下是逐句释义:

  1. 寺古传回向,园空认给孤。
  • 这是第一首诗,描述了西山寺庙的古老和空荡。”回向”指的是将功德回向给他人,而”给孤藏”则是唐代的佛教名僧。
  1. 飞轩临广莫,叠阁到虚无。
  • 第二首诗,描述了飞檐翘角的亭子和层层叠叠的阁楼。”广莫”是古代对风的一种描述,意为清凉。
  1. 白玉中天甃,黄金大地铺。
  • 第三首诗,描写了寺庙中精美的玉石和金黄的土地。”甃”是指砌砖或石。
  1. 千僧翻般若,七佛证毗卢。
  • 第四首诗提到了许多僧人在诵读般若经,七佛则指的是过去佛、现在佛和未来佛。
  1. 默坐超人境,高凭豁帝都。
  • 第五首诗表达了诗人独自坐禅时超脱尘世的境界,也暗示了皇帝的都城(长安)被超越。
  1. 东西凌泰华,南北控燕吴。
  • 第六首诗描绘了西山横跨东西的方向,连接着南方的燕子国和北方的吴国。
  1. 阿閦灵光现,婆娑圣教敷。
  • 第七首诗提到了阿閦佛灵光的显现,以及佛法在世间的普及。
  1. 幽明穷六道,神鬼彻三途。
  • 第八首诗表示生死轮回和灵魂的解脱,无论生与死都在六道轮回之中。
  1. 岭欲腾丹鹫,碑疑下赤乌。
  • 第九首诗描绘了山峰欲要飞翔如同丹鹫一般,碑文可能像是下凡的赤乌。
  1. 香林狮子伏,法驾象王扶。
  • 第十首诗描述了香林寺中的狮子被驯服,以及大象王在法驾前保护众生。
  1. 净业依兰桂,空心会苾刍。
  • 第十一首诗表达了清净的信仰和内心的修行,以及聚集在一起的苾刍(出家人)。
  1. 沉檀霏贝叶,茗荈浥雕胡。
  • 第十二首诗描绘了沉香和檀香的香气四溢,茶的味道浓郁。
  1. 板屋双扉静,绳床一袖枯。
  • 第十三首诗描述了简朴的板屋和安静的庭院,以及空无一人的绳子床。
  1. 玄谈披沆瀣,妙义发醍醐。
  • 第十四首诗表达了深邃的智慧和哲理,以及从甘露中汲取的精髓。
  1. 支遁神偏王,周颙兴未孤。
  • 第十五首诗提到了禅宗大师支遁和周颙尚未断绝其精神传承。
  1. 无烦畏昏黑,绝顶上浮图。
  • 第十六首诗鼓励人们不要害怕黑暗,因为在最高峰上有一个坚固的佛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