扪萝上层颠,石门嵌空立。
千嵓吹烈风,遗栋袅绝壁。
古佛颓苍藤,禅关尚双辟。
我行穷登顿,假此暂栖息。
残僧一二辈,破榻置瓢笠。
山魈供夜谈,木客伴朝汲。
岚光坏灶起,磷火断垣出。
虚牖号寒蝉,阴廊走伏翼。
梵天亦销歇,尘世几更易。
愀然发长啸,感此独悽恻。
桑田复沧海,浩浩无终极。
踟蹰白日暮,拂袖下昏黑。
将登西山绝顶昏黑法华寺废址小憩
扪萝上层颠,石门嵌空立。
千嵓吹烈风,遗栋袅绝壁。
古佛颓苍藤,禅关尚双辟。
我行穷登顿,假此暂栖息。
残僧一二辈,破榻置瓢笠。
山魈供夜谈,木客伴朝汲。
岚光坏灶起,磷火断垣出。
虚牖号寒蝉,阴廊走伏翼。
梵天亦销歇,尘世几更易。
注释:
- 我将攀登西山的高峰,在昏暗中到达法华寺的废墟上休息一下。
- 我攀着树藤往上爬,来到了山顶,发现石门高耸,嵌在崖壁上。
- 周围是陡峭的群山,风吹过时,遗留下的建筑物显得有些飘摇。
- 古时候的佛像已经倒塌,长满了苍藤,禅房的大门依然敞开。
- 我行走到这里已经很累了,暂时在此地歇息。
- 这里只有一些残存的僧人,他们用破旧的床铺放置了瓢和帽子。
- 山上的山魈(一种山林中的猴子)晚上可以和我聊天,而木客则是早晨来汲水的人。
- 傍晚时分,我看到炊烟升起,磷火闪烁,从断垣中透出。
- 窗子很大,可以听到寒蝉的鸣叫;走廊阴暗,有飞虫在其中爬行。
- 佛教的天堂也消失了,尘世的变化更加频繁。
- 看着夕阳渐渐消失在地平线上,我不禁感慨万千,独自发出长啸。
- 桑田变成了沧海,浩渺无边,没有尽头。
- 我犹豫了一下,决定在日落前下山,离开这个地方。
赏析:
这首诗以登山观景为线索,描述了诗人在登高望远、欣赏美景的同时,对世事沧桑、人事聚散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山峦、古刹、佛像等景物,以及山魈、木客等动物形象,展现了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观。同时,诗人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写和自己的感慨,表达了对生命无常、世事变化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