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倚空双突兀,钓丝下坠桐江石。客星惨淡呼不应,片片飞云向人立。
忆昔真龙起新野,百万昆阳碎如瓦。朝端但访赤伏符,泽中那问羊裘者。
逍遥建武垂裳初,乃有物色来菰芦。新衔乍可授谏议,故态宁肯回狂奴。
长啸还归富春濑,采药桐君坐相待。石上明霞照秋水,峰头雪瀑飞寒籁。
箕山颍阳杳莫睹,太息斯人遂千古。方干谢翱两小子,废宅荒坟强为伍。
胡生抗志五岳前,中岁偶落风尘缘。钓竿倘拂紫薇坐,归来与尔共拄东南天。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语言的赏析。
“钓台谒严祠作”:这是第一联,诗人在游览严子陵钓台时所作的诗。高高的钓台耸立在蓝天之中,双峰突兀;下临桐江,石壁陡峭。诗人感叹客星黯淡无光,呼唤也不应,只能眼睁睁看着飞云向人飘动。这两句是写钓台的形势。
“忆昔真龙起新野”:诗人回忆起当年刘秀(真龙)在新野起兵,百万昆阳之役,敌军如瓦片般破碎的景象。这里以“昆阳”代指汉军,用“碎如瓦”形容敌军不堪一击,生动地写出了昆阳之战的辉煌战果,表达了对刘秀建立东汉王朝的赞美之情。这一句是写昆阳之战的场面。
“朝端但访赤伏符”:意思是说,朝廷上只寻找着那封红色的《出师表》,却不知刘秀的真正身份。这一句是对刘秀建武初年隐居不仕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此的感慨。这句是写建武初年隐居生活。
“逍遥建武垂裳初”:意思是说,刘秀在建武初年过着闲散自在的生活,像古代贤者一样。这一句是对刘秀建武初期隐居生活的描写,表达诗人对此的赞美之情。这一句是写建武初年隐居生活。
“乃有物色来菰芦”:意思是说,后来终于有人来到他的身边,向他求教。这一句是对刘秀晚年隐居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此的赞叹之情。这一句是写建武末年隐居生活。
“石上明霞照秋水,峰头雪瀑飞寒籁”:意思是说,石壁上的霞光映照着清澈的流水,瀑布从山峰顶端奔泻而下,发出寒冷的声响。这两句是描写严子陵钓台周围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这一句是写严子陵钓台周围的景色。
“箕山颍阳杳莫睹,太息斯人遂千古”:意思是说箕山与颍阳都看不见刘秀的身影,叹息啊!这样的人才永远地消失了。这一句是写刘秀的事迹,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感慨之情。这一句是写刘秀的历史事迹。
“方干谢翱两小子,废宅荒坟强为伍”:意思是说方干、谢翱这两个小子现在也只好在废墟中过活了,他们只能与那些荒废的坟墓为伍。这一句是借景抒发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感慨之情。这一句是写历史人物的现状。
“胡生抗志五岳前,中岁偶落风尘缘”:意思是说,胡生傲然挺立在五岳之前,而到了壮年,偶然被卷入世俗的纷扰之中。这两句是写胡生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他坎坷经历的同情。这一句是写胡生的经历遭遇。
“钓竿倘拂紫薇坐,归来与尔共拄东南天”:意思是说,如果有一天我的钓竿拂动到皇帝座前,我定当回来与你一起支撑起国家的天空。这一句是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期望,表达了诗人为国家兴衰担忧之情。这一句是诗人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答案】
每句八字,押韵,平仄相对,声律和谐。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比喻。诗人通过写自己游历严子陵钓台的情景,抒发了自己对历史上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的感慨之情,表达了自己对历史和现实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