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生有父鸿胪君,自言东野之后身。
飧风卧月三十载,至今词笔留长春。
生也学书仍学剑,抱玉无媒羞自献。
延宾雅有郎罢风,典尽鹴裘不咨怨。
时时问字来门墙,先生为汝开玄堂。
五月南风稻苗熟,扁舟一叶飞钱塘。
生平不识琅琊里,特向娄江吊兰芷。
中原万里失麟凤,宇宙文章孰盟主。
江阴亦有朱鸿胪,结交四海雄菰芦。
沙头把袂询父友,孤帆八月来三吴。
【注释】
1.郭生:郭汝冲。
2.东野:唐代诗人杜甫,字子美,有《杜工部集》。
3.飧风卧月:指郭汝冲的学识和才能如清风明月一样,经久不衰。
4.三十载:指郭汝冲学书学剑的岁月。
5.词笔:指诗作的文辞。
6.留春:指诗文的才华永存。
7.生也学书仍学剑:指郭汝冲学习文学和武术。
8.抱玉无媒:指有才却无人赏识,像抱着宝玉却没有人欣赏。
9.延宾:请宾客。
10.典:借。
11.玄堂:指书房。
12.五月南风稻苗熟(五月是初夏): 五月,指农历五月;南风,指南方吹来的和暖春风;稻苗,指水稻植株;熟,成熟。
13.扁舟一叶飞钱塘(扁舟,小船): 扁舟,小船;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飞,疾驰。
14.生平:一生。
15.不识:不认识。
16.琅琊里:地名,在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
17.娄江吊兰芷:指到娄江去观赏兰花和芷草。
18.失麟凤:比喻国家失去了贤能的人才。
19.雄菰芦:指强大的国家。
20.沙头把袂询父友:(我)站在沙滩上与父亲的朋友握手问讯。
21.孤帆八月来三吴:指郭汝冲八月乘船从江南出发。三吴,泛指今江苏、浙江一带地区。
【译文】
郭先生的父亲鸿胪君,自称是东野之后身。
三十年间饱读诗书、潜心学剑,至今文才依旧长盛不衰。
郭先生既学习书法又学习剑术,但怀抱明珠没有机会献上。
主人热情好客,雅量高致,借给你所有的衣服和皮靴,并不感到遗憾。
时常来你家门下询问学业,先生为我开辟了讲学的场所。
五月时节风吹麦浪,稻田一片翠绿。
我从没见过琅琊里的兰芷花,特地到娄江去欣赏。
中原失掉了贤能的臣子,天下文章谁做盟主?
江阴也有朱鸿胪,结交四方豪杰。
沙头挥手问候父亲的老友,八月里乘船顺水来到三吴。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前半部分对友人郭汝冲的学识、文才、品行等各方面进行了高度赞美和肯定,后半部分抒发离别的感慨,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比喻,使诗句富有诗意和哲理性。